????立冬后的海口,夜色清朗,微風送爽。周六晚19點半,李永紅和丈夫將家里的大音響搬上三輪車,拉到5里外的白龍南路涼亭。
????20時,音樂會開始。“美麗的雪蓮花,為你開放……”一首男生獨唱《戰士為國守安詳》。
????這是一場特殊音樂會。舞臺是馬路邊十平方米的涼亭,沒有固定歌唱者,沒有固定曲目,卻有一支固定的樂隊,一批固定的粉絲。
????“米西拉索,F調”,林新正是小提琴手,也是樂隊的頭,每曲演奏前他先定調。他的樂譜夾里有一百多首歌曲,“誰想唱就上來點,自娛自樂!”
????樂隊有4把二胡、4把小提琴,還有長笛、鋼揚琴、秦琴、鼓、鑼、鈸、鈴等。老林向記者介紹,涼亭音樂會已持續4年,每周三和周六晚開演。樂器手、歌手都是自發而來,沒有報酬。
????記者在現場看到,登亭放歌者都是草根百姓。唐慶海是一名外省農村來的保安,在海口打工十多年。他坦言,為了生活四處奔波,有時心情煩悶就到涼亭唱歌放松。他唱《母親》聲情并茂,和另一位歌手惟妙惟肖地演繹母子情深,感染了現場觀眾,亭上亭下都笑出了眼淚。
????音樂會進行半小時,涼亭四周觀眾圍了三、四層,約三百余人,多是鄰近的居民和打工者,也有過路的摩托車司機、小販駐足觀賞。佟艷華來涼亭聽了兩年多,她對歌手如數家珍,贊譽“字正腔圓”。
????記者近期連續觀演月余,最多時近二十名歌手輪流登臺。他們花樣迭出,老歌、民歌,間或流行歌;獨唱,合唱;他們不僅有唱功,還歌舞相伴。
????范黔美夫婦來自湖南。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花鼓戲《劉海砍樵》是他們的保留曲目。范女士透露,為上臺有“范”,她在家對著歌碟練唱功練表情,“唱歌在我們是享受生活。海南一年四季可唱,讓我們樂不思蜀”。
????海口本地人林鴻蒸今年66歲,唱老歌情歌也唱瓊劇,且好跳舞。他形容自己“音樂一響,腳丫發癢”。唱唱跳跳數年,氣喘老毛病好了。他說,身體健康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愛。
????石艷玉是涼亭音樂會的開創者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她在海口公園開唱,當時“被當作怪物”。后來觀眾多了,露天唱歌在椰城漸成氣候。記者注意到,她客串主持時常巧用歌詞對觀眾進行尊老愛幼之類的勸誡,“對老百姓對社會有利的話多說一點!”
????老林玩音樂9年,退休兩年。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玩音樂成為精神寄托。而觀眾的熱情捧場讓他感到“被需要”。“一些觀眾出資買設備,一些觀眾悄悄把礦泉水送到現場。”一位祖籍海口的香港老先生欲捐資被婉拒,每次回鄉都來涼亭看望大家。
????年過六旬的顏伯是涼亭音樂會的鐵桿粉絲。聞知記者采訪,他急切反映:涼亭頂棚破了不能避雨,地板凸翹了不能伴舞,希望有關部門修繕。
????來海口一月的“候鳥”吳阿姨游歷過國內很多地方。她說,國內城市街頭娛樂活動豐富,但像海口現場演奏的唱歌音樂會較少見。
????22時,《跟你走天涯》唱起,當晚的涼亭音樂會落幕。
????業余攝影師吳先生跟拍海口街頭文化數年。他對記者表示,在這里看到了海口城市的獨特味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