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00多名十八大代表中,26名農民工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此次代表中,首次出現了農民工群體,人數占到代表總數的1.14%。他們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肩負起中國2.5億農民工的期盼。
1
田金珍愛心媽媽
守護2000留守孩子
寄語:“我希望國家能給予貧困苗族地區扶持,能讓孩子的父母在家鄉上班,或者讓孩子能跟著打工的父母在外地上學,讓孩子能享受到更多愛。”
田金珍開始接觸留守孩子,最早是在2003年。那時她挨家挨戶收廢品,走了很多地方,“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離婚了,沒人管的孩子太多、太可憐了。”
讓田金珍至今記憶深刻的,是鄰村兩個孩子的遭遇。“那次我收廢品時,看到一群人圍成一堆,原來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暈倒在地上,滿嘴滿臉都特別臟,旁邊有個小女孩在哭。大家都說她可憐,可是也沒人管她。”
田金珍把孩子抱到路旁的小賣部,借點水把孩子洗干凈,孩子也慢慢醒過來了。“我一問才知道,孩子是從礦山那邊回來,又累又餓又沒吃的,就暈倒了。”
礦山離村里有100多里路,孩子說,媽媽在外打工一直沒回過家,她和妹妹去礦山是找爸爸去了,可是礦山太大,沒有找到。
在這之前和之后,田金珍不止一次碰到和這兩個女孩一樣沒人管的孩子。她不止一次地想,“要是能幫幫他們就好了。”
田金珍所在的村子為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吉衛鎮臘乙村,每隔5天,村里的人都會上鎮里趕集。一次趕集時,田金珍發現有人在賣自己拍的苗歌集,而且很多人買。“我當時就想,為什么我不能把那孩子的故事變成像苗歌集一樣的碟片呢?”
田金珍費了很多天,終于找到一個能夠拍攝的師傅,找不到演員,她讓自己的女兒和隔壁的鄰居當主角,又背著丈夫賣了家里的兩頭豬當做經費,花了3天時間拍成了《千里尋母記》。
“電影的故事情節是我根據那些孩子的遭遇編的,我覺得我編得還不夠,孩子們受的苦比電影里的還要多。”田金珍把這個電影刻了很多光盤,免費發放,“很多打工的父母看過電影后,給我打電話說明天就回家看孩子。”這是田金珍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千里尋母記》熱播后,田金珍的人生有了很大變化,她擔任了村里的婦女主任,創辦了留守兒童自強班,先后照顧過2000個孩子。
田金珍還創辦了苗繡加工廠、創業園,“這樣可以讓這些父母留在家鄉,留在孩子們身邊。”她期待有一天,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照顧下長大,孩子們的心從此不再孤單。
2
康厚明農工班班長
學法幫農民工維權
寄語:“我希望當好農民工代言人,為他們爭取到更多的權益。”
2008年,康厚明曾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他和另兩位農民工當選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時隔4年,康厚明再次成為焦點——他成為十八大的農民工代表。
康厚明現在是重慶建工第一市政工程公司路面處農工班班長,負責在攪拌站配料。近50歲的他,在外打工已30多年。康厚明干過糧食加工、石工、搬運工等,也轉戰西藏、廣東、重慶等好幾個地方。最終,他在重慶扎下了根,一待就是十幾年。
雖然當選為全國勞動模范、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但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了不起,“我和普通農民工沒什么兩樣。”
讓康厚明很受感動的是,無論是在自己打工的公司,還是走到其他工地,農民工兄弟們都愿意和他聊一聊,很多事也會向他尋求幫助。
康厚明還記得第一個向自己求助的農民工——那是2007年,一位重慶的農民工從屋頂摔下來,脊柱被摔斷,但用工單位卻拒不支付賠償金。康厚明向認識的人大代表、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汪夏反映情況。后來,經過法院強制執行,這位農民工拿到了20000多元的賠償金。
“我只讀到初中,沒什么文化。”康厚明說,最開始農民工們來找他幫忙維權時,他經常很茫然,不知怎樣才能幫到他們。于是,他開始學習法律,每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的建議,也必定與農民工有關。
“農民工不怕受苦,就怕受氣。”康厚明說,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給農民工很多幫助,讓他們在城里逐步找到家的感覺,但還有一些實際困難,需要政府幫助解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特殊”身份,能為農民工爭取到更多的權益。
3
孟廣彬修鞋匠
義務修鞋12萬余雙
寄語:“作為一名農民工黨代表,希望國家出臺一些新政策,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和法律意識,加強信息學習和技能培訓,改善工作生活環境。”
修鞋匠注冊“雷鋒號”商標,孟廣彬在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僅有的一個。
1988年,24歲的孟廣彬只身一人來到哈爾濱,人生地不熟的他搬過磚、賣過豆腐、撿過破爛。后來,他開了一家修鞋鋪。
靠著一副熱心腸和肯吃苦的勁兒,他接連獲得了黑龍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感動哈爾濱十大人物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成為大家公認的“雷鋒鞋匠”。
孟廣彬修鞋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凡是貧困大學生、老人和殘疾人來修鞋,他分文不取,還盡可能地給予幫助。20多年來,孟廣彬義務修鞋12萬余雙,累計捐款5萬余元,接受他幫助的人難以計數。
看見許多農民工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不能輔導孩子,請家教又負擔不起,孟廣彬發帖子“招募”愛心大學生定期給農民工孩子進行課外輔導,得到了哈爾濱師范大學師生的支持。
直到現在,孟廣彬一家4口人仍擠在不足20平方米的廉租房內。生活雖然清貧,但孟廣彬卻有自己極為珍視的財富——他那七大本摞起來足有一米高的萬名顧客留言簿。
-專家點評
農民工代表還會增加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戴焰軍介紹,現在我國已有2.5億農民工,這是一個新增的產業工人隊伍,擴大農民工代表比例,是一個必然趨勢。
他表示,一般來講,代表的比例跟代表本身所代表的黨員群體應該是成正比的。代表多了后,將會更好地代表這個群體。農民工分散在全國各地、各行業,比如建筑、環衛等,農民工本身的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和地域都不一樣,農民工群體的代表比例得到增加,他們的訴求和愿望也將有更好的反映。
戴焰軍表示,此次的十八大報告中也專門提出了要擴大農村農民代表的比例,今后農民工代表的人數肯定還會進一步的增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