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鳳翔片區的建設,瓊山變得越來越時尚。 記者李漢仁/攝
項目帶動 踏出轉型發展大“足印”
云龍產業園是瓊山區實現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嚴峻形勢下,基于經濟總量小、發展后勁不足的現狀,瓊山區以變應變,主動作為,從重點項目上演繹加速度,在經濟轉型中激發發展的活力。
在舊州鎮柏盈蘭花基地,丈量土地和清點青苗及輔助物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中。作為瓊山區重點項目之一的海南柏盈蘭花基地項目,在舊州鎮雅秀、嶺南2個村委會5個自然村租地,計劃今年投資1億元,完成水、電、路基礎設施工程,以及完成第一期5萬平方米的智能化溫室、規模為6000株的蘭花種苗組織培養工廠等建設。舊州鎮負責人說,項目將以產業帶動和產業服務的方式,采取“蘭花龍頭企業+蘭花合作社+農戶+標準化”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民發展文心蘭、蝴蝶蘭等蘭花品種8000畝,每年可以為當地農民創造產值3.2億元。
“抓好抓實重點項目,為科學發展、實現綠色崛起激發了活力。”瓊山區區委書記王飛說,瓊山區強化對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促使已投產的企業擴能增產,推動在建的項目加快投產,這些項目與全區產業布局、產業政策相適應,與產業升級相結合,推動了瓊山經濟發展的后發之力。
云龍產業園區踏出了“轉型云龍”的足印,經濟發展新的格局已然打開。與此同時,瓊山眾多大項目紛紛進駐。新農村建設、濱江新城、龍灣國際休閑旅游區和府城舊城改造等大手筆也相繼踏出了“轉型瓊山”的大足印。
一批批大項目帶動,一次次轉型發展的集聚,瓊山,在城區轉型發展中活力勃發,為未來的大發展構建了更加牢固的基礎。
務實服務 興起執政理念新作風
一場大雨過后,家住府城東門附近的許聲俊老人欣喜地發現,以前道路積水的現象沒有了。
府城城東城墻常年失修,造成管道堵塞,排水不暢,附近居民的房屋一遇到大雨天氣就會受浸。
今年5月份,區委書記王飛了解這一情況后,帶著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后三次現場辦公,制定了整改方案。區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其中,鎮政府對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進行排查;區住建部門做好應急處置;由住建部門牽頭制訂修復方案;城建部門依法對該區域的違法建筑進行拆除,區財政部門調劑建設資金。
經過近一個月緊張施工,府城東門排水涵洞得到了修復,該區域3000多名居民終于不再擔心雨季被淹。
“瓊山區的干部隊伍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瓊山區區長田麗霞說,府城東門排水涵洞修復工作順利進行,得益于全區各部門、各級領導干部恪盡職守、艱辛努力、團結協作;得益于整治“庸懶散貪”,全區干部作風明顯轉變,行政效能和執行力明顯提高。
7月5日,在紅旗鎮嶺門村湖邊,沒有空調、沒有豪華的音響,甚至連會議室都沒有,“瓊山區綠色崛起之路”理論研討會讓人耳目一新。在全省掀起整治“庸懶散貪”高潮之時,瓊山區干部在田間地頭開會,興起了整治“庸懶散貪”、轉變工作作風的新風。正是這股新風,為全區干部隊伍建設注入“務實”的活水,引領著瓊山區干部帶頭抓發展、抓作風、抓落實。
甲子鎮作為全區的貧困偏遠鄉鎮,項目少、項目推進慢等問題一直制約該鎮的發展。駐點工作組小符說,“幫助項目業主開展排憂解難活動,是下鄉干部的工作主旋律”。工作組成員多次深入海南航模科技城、海南新民農產品農貿市場及冷庫站和30萬畝土地整治項目現場,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云龍產業園區從落戶、建設到投產,瓊山區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協助項目辦理相關手續。瓊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國強說,瓊山區嚴格落實“六個一”項目工作機制,發揮干部帶頭作用,做好企業的跟蹤服務工作,真正做到“急企業所急,難企業所難,讓利于企業,給企業以呵護”。
“服務即發展,服務即效益。”正是瓊山區干部群眾樹立起了這樣的理念,使全區44個已經啟動的項目進展順利:備受關注的高登西路貫通工程項目,于5月1日開始施工建設,年底可實現功能性通車;紅城湖路延長線及一橫路貫通工程和五公祠文物保護工程、保障性住房周邊8條路網工程、濱江新城起步區路網工程征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瓊山第二辦公區、鳳翔商貿城、紅旗中心鎮及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