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大棗的“西進”
???????那家“大棗技術服務部”的店鋪,生意差得讓張女士有些心慌,她整日坐在屋子正中央的涼席上喃喃自語,“這活沒法干了?!彼f,“今年的棗又成了(豐收)?!钡祥T買藥的棗農寥寥。
???????張建說,“現在都去富士康打工去了,根本沒人管棗樹?!边@樣的看法,得到了眾多鎮上人們的證實,“由于沒有打藥,今年棗結得很小,而且棗園下面長著很深的雜草?!?/p>
???????就連孟莊鎮的“黃帝古棗園”里也是雜草瘋長。記者看到,由于沒人管理,那些古老的樹上基本沒有再結果。
???????50多歲的孟莊村村民蔣志高(化名)坐在“食雜果品商行”的門前,沒事可做,“沒人再管那些棗樹,這個村子的很多人去了新疆?!彼f。
???????3000多公里外的新疆若羌縣,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南緣,這個世界上同緯度最干旱的地區之一,與孟莊鎮這個中原小鎮,這兩年變得關系密切起來。
???????晃蕩在孟莊鎮的各條小街,幾乎都可以看到“批發新疆棗”的字樣,就連一間屋子外面丟棄的廢紙箱上,都寫著“若羌紅棗”四個字。
???????鎮子后面的一家門店內,一箱箱紅棗碼在墻角,店主人說這些都是從新疆運來的。記者以每斤25元的價格,在孟莊吃到了來自新疆那個遙遠縣城的棗。
???????這樣的變化,也與富士康的到來有關。張女士說,種棗需要雇傭勞力,而孟莊的人多去了富士康,真正還想做紅棗產業的人,只好選擇去新疆若羌。
???????“不僅因為那里容易找到價格便宜的勞力,”張女士說,最重要的原因是若羌的晝夜溫差大,而且長期不下雨,非常適宜大棗的生長。去年,張女士的丈夫花了100多萬元,在若羌縣承包了300多畝地,僅僅一年的收入就可以達到60萬元。
???????沒有了年輕勞力的后顧之憂,也沒有了下雨帶給棗的“禍患”,大量的棗農們將孟莊的棗苗運到若羌,開始了傳統產業的“西進”之路。
???????一個頗為尷尬的現實擺在孟莊人面前——棗鄉無棗。以前形成的品牌效應,現在不得不靠外地種植,然后長途運輸來維系。
???????孟莊鎮一位副鎮長告訴記者,“去若羌縣種棗的人確實很多,但我們當地也在發展 ‘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以后要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鳂I?!?/p>
???????改變,還在持續
???????據《鄭州日報》8月24日的報道,僅僅兩年的時間,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制造中心,并將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古老鄭州在兩年時間里迅速崛起成為一座科技新城。
???????事實上,富士康是河南省近年招商引資中的最大亮點。它不僅改變著孟莊這樣的小鎮,還深刻影響著整個河南省的經濟形態。
???????鄭州海關今年1月份在《2011~2012年河南省對外貿易形勢分析與展望》中預計,2012年河南省外貿進出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隨著富士康集團手機業務的全面投產,預計河南2012年進出口規模將超越600億美元,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7月11日,鄭州海關再次發布數據,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17.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4.6%,進出口增速躍居全國第3位。
???????如果去掉富士康在河南的蘋果手機代工項目數據,可以發現,河南省其他產品的出口形勢并不樂觀。公開報道顯示,上半年,富士康集團在河南的下轄企業進出口總額達104.3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額的近一半之多,為48%。而當去掉富士康因素后,河南全省外貿進出口增長為2.5%,其中出口僅增長1.2%。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表示,“拋開其他影響不說,河南作為內陸省份,外貿依存度低,出口是個大問題。而富士康是外向型經濟,來河南后能立馬拉動河南的出口。”
???????他此前向媒體稱,富士康的到來,不僅吸引了50余家相關配套企業落地河南,被稱作“全球第二大電子代工企業”的新加坡偉創力等也紛紛示好。
???????這種示范帶動效應,眼下正在漸次放大。河南省統計局在針對上半年經濟運行的分析中指出,“產業集聚區建設和招商引資繼續對經濟增長形成強力支撐作用,在全省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經濟增長點?!?/p>
???????而作為河南外貿數據中“一枝獨大”的富士康,自身也在求變,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00萬機器人計劃。
???????公開的消息是,富士康將在未來3年內從1萬臺機器人增加到100萬臺機器人,從而代替人工。在距離孟莊鎮近200公里外的山西晉城,這個機器人項目已經下線。
???????業內的普遍看法是,這樣必然會提高生產效率,但同時會減少對勞力的需求,工人的議價能力降低。
???????8月27日晚間,富士康國際發布201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富士康國際營業收入25.04億美元,同比降16.35%;虧損同比擴大至2.26億美元,上年同期虧損為1764.8萬美元;截至報告期末,其雇員總數為7.55萬名,而上年同期為9.89萬名;員工成本總額為2.5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72億美元。很顯然,無論是員工數量還是用工成本,富士康都有逐漸收縮的趨勢。
???????不過,從事整機維修的常虹說,自己并不擔心會失業。
???????張建聽記者轉述完這個機器人計劃后,重重地吸了口煙,“真要那樣,我們可以重新打理棗園。”到那時,靠棗吃飯,還是靠手機吃飯,這是個問題。
相關鏈接:
富士康因兩大手機客戶衰敗半年虧損18億港元·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