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協反對跨國快遞拿國內牌照
昨日,記者從中航協了解到,聯邦快遞和UPS的國內快遞經營許可證尚處于審批程序中,中航協正積極與郵政局、民航局、航空公司和快遞公司溝通,大提反對立場。
據悉,稍早國家郵政局公布聯邦快遞和UPS申請國內快遞牌照后,此事就成為業界關注焦點。盡管我國快遞企業多達6000多家,但沒有一家規模能與聯邦快遞和UPS抗衡。
反對依據
涉及第八航權
“航空業并未納入WTO的相關規定中,所以反對審批也不涉及違規,”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市場研究部部長朱宇慶說,我國《郵政法》關于快遞定義有廣義“運輸”的含義,而并沒有說明“運輸”具體的業態,這意味著獲得快遞許可的企業(包括外國企業)從國家法律層面已經可以“依法”通過陸運、水運、空運甚至鐵路運輸來從事快遞業。
若我國政府批準聯邦快遞和UPS國內快遞經營許可,將使其變相獲得“第八航權”(所謂第八航權,目前,國際航空運輸業對航權共分九種,其中對于某航空公司自本國抵達另一國城市后,再連接抵達國家的國內其它城市的市場經營權為第八航權)。截至目前,中美兩國對于“第八航權”都尚未向對方開放,因此,《郵政法》與《通航協定》之間并未做好銜接。
協會擔憂
巨頭壟斷市場
朱宇慶告訴記者,聯邦快遞與UPS共有上千架飛機,幾乎與整個中國民航實力相當,它們不僅是物流巨頭,更是航空巨頭。朱宇慶分析,如果這些跨國公司獲得國內牌照,很容易通過關聯交易而避稅,同時在母公司的補貼下不惜虧本打價格戰以獲得壟斷地位。與此同時,目前我國快遞公司實力還不強,能實現境內境外送貨的更少之又少,難以與這些巨頭抗衡,若上述企業獲得通行證,將嚴重打擊中國的競爭對手,使競爭環境不公平度增加。
政府聲音
申請還在審理中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王豐表示,兩家公司的牌照還在審理之中。此舉顯示了政府管理部門對兩大快遞公司申請國內快遞業務的審慎態度。據悉,早在今年初,兩大快遞巨頭就遞交了牌照申請。昨天,兩大快遞巨頭之一聯邦快遞也表示,還在與政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
不同觀點
應鼓勵競爭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并不反對兩家國際快遞巨頭獲得國內牌照,認為目前中國快遞業已納入了WTO,既然跨國快遞巨頭沒有在我國組建機隊,開展國內業務是通過包機,因此就沒有航空公司性質,根據WTO,應該享受國民待遇。目前我國快遞行業的價格是放開的,應鼓勵競爭,通過競爭提高中國快遞業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對于壟斷問題,徐勇認為,價格戰等擔憂也言之過早,他以手機市場為例,“洋手機”蘋果手機的價格和國產手機就不能同日而語。徐勇表示,不管外資是否進來,從現在起的5年內,我國快遞業將進入優勝劣汰和兼并重組期。
據悉,目前我國快遞企業數量多體量小,處于惡性價格競爭階段,快件延誤、丟件、損毀等問題頻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