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離單位有10多里路,加上路上又堵,平時根本沒時間在家里做早餐。多虧附近還有一個政府早餐工程的餐車,每天買倆包子和一杯八寶粥能對付一下。可不久前,早餐車卻不見了。”家住河南鄭州市金水區東明路司家莊的李文耀抱怨說,自己只好回到了早先要么不吃早飯,要么到路邊攤解決早餐問題的狀況。
李文耀的不滿僅是鄭州早餐工程尷尬現狀的縮影。鄭州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曾參與了鄭州市第五次早餐工程,該公司負責人許二奎稱,自2009年起,該公司參加早餐工程后,每個月都虧損,“其他三家參加早餐工程的公司也好不到哪兒去”。
一邊是市民對放心早餐的企盼,一邊是放心早餐經營者慘淡經營。被公眾寄予厚望的鄭州放心早餐工程實施15年來,已遭受5次“挫敗”。而近日,鄭州市再次啟動早餐示范店建設工作,計劃今年10月底在市內五區建設20家以上高標準的早餐示范店。
曾經紅紅火火的第5次早餐工程現如今為何慘淡收場?現已啟動的第6次早餐工程能否走出以往的困境?
每天一睜眼就為早飯糾結
“每天一睜眼就為早飯糾結,吃還是不吃都是問題。”5月16日早上7點許,李文耀說,“每天工作壓力比較大,早上就想多睡會,根本就沒時間精力在家做早飯。”
“早餐車一撤,我又得天天到路邊小攤湊合。”李文耀指著路邊小攤嘆了一口氣。
記者跟隨李文耀走訪了他吃早餐的小攤。雖然舊塑料袋、衛生紙等垃圾遍地,但道路兩側的早餐店和一些流動早餐攤前依然擠滿了顧客。
記者隨意走進一家店鋪,只見盛胡辣湯、八寶粥的大桶敞著口擺在店門口,服務員一邊在油鍋里煎炸油條,一邊收錢找零。用過的餐具都是簡單用水沖一下就繼續重復使用。
“明知不衛生,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小店差不多都這樣,有些流動的煎餅攤情況更糟。”李文耀告訴記者,他們單位附近有個雞蛋煎餅攤,馬路旁擺上張破茶幾,一輛三輪車裝著煤火和鍋灶,風一刮,四處揚塵。“雖說麥當勞、肯德基買的早餐干凈些,但價格太貴,哪能天天吃?”
5月16日上午7點半,記者在早晨上班高峰時段,隨機在公交車站調查了15位上班族,10位受訪者表示有吃早餐的習慣,除了2位是在家里吃父母做的早餐外,其余8位主要是到小區附近的早餐攤或者街頭流動早餐攤解決,另有5位受訪者稱基本不吃早餐。一位受訪者說:“其實,我們對早餐就有三個要求,便宜實惠、熱熱呼呼、安全衛生。別看就這幾條,能滿足前兩條的幾乎都是路邊攤,可又不怎么干凈。所以我們寧愿餓著肚子,等到中午再說。”
第五次早餐工程為何慘淡經營
基于市民對放心早餐的強烈需求,鄭州市政府早在1997年就開始扶持一些企業開展“放心早餐工程”。此后15年,鄭州市先后五次扶持這項工程。尤其是鄭州市入選全國17個中心城市開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設試點后,2009年6月,該市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行第五次早餐工程。
當時,該市提出:3年內對實行集中生產、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的10家大型早餐經營龍頭企業進行培育和扶持,企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設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經營網點達到140個、早餐供應達到80%的,經驗收合格給予50萬元獎勵;允許早餐經營龍頭企業定時定點占道經營,其銷售門店、亭、車可跨區域設置;重點培育3至5家早餐經營龍頭企業,促進早餐業向規模經營、規范經營方向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當時很多企業紛紛在鄭州早餐市場跑馬圈地。最后經過競標,由民生、民樂、哈桑和商都4家品牌早餐企業牽頭實施了放心早餐工程。鄭州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曾表示,已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中心廚房,并誓言“兩年內占領鄭州早餐市場,3年內推出700~1000個早餐服務網點”。
然而時至今日,此次早餐工程的4家品牌早餐企業經營慘淡。據記者了解,目前,當初雄心勃勃的民生早餐公司僅有60多輛餐車在經營,其余三家早餐工程企業中,餐車最多的有100多輛,少的僅有40多輛。記者在鄭州街頭巷尾穿行,要找到“早餐工程”網點已經是件很難的事情。
“分析原因,首先是政府扶持不到位,批給我們的好網點太少。”對此,鄭州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廠長許二奎表示,鄭州人早餐的消費水平整體不高,但經營者制作早餐的成本卻不低,因此早餐行業必須要形成網點規模,銷售較好網點的盈利要能填補業績較差網點的虧損,企業才能實現盈利。“但現實情況是,一些好的地點,一是政府沒有審批,二是很多批過的好網點,都因涉及物業公司或者企業、市場門口等,被要求繳納各種費用而被迫取消。現在我們很多網點遠離消費人群較多的公交站牌、十字路口等,導致市民買早餐困難,我們的餐車也因虧損而被迫撤離。”
“多頭管理也是阻礙早餐工程發展的重要原因。”許二奎告訴記者,相關管理部門承諾早餐車可營業到上午9點,也可在網點周圍不遠的范圍內變動位置。“我們統一形象,老實經營,不影響交通和市容市貌,但有些地方不到8點就讓我們收攤,好一點的讓干到8點半。早餐工程是商務局來牽頭指導的,但早餐車到了街上,穿制服的城管和市政要管,不穿制服的辦事處也來管,也不管賣完沒賣完,不聽話就要把餐車收走,到現在我們還有10來輛餐車被扣著呢。”
“另外正規早餐常常受到無證小商小販的沖擊。”許二奎說,由于早餐工程企業較為重視質量,面粉、食用油、肉等原材料都用品牌貨,再加上產品全程消毒及配送,成本遠比小攤小販高。“價位沒小攤低,品種沒他們多,又不是現做的,也沒地方坐,所以我們早餐車斗不過路邊的小商小販。”
“由于持續虧損,我們已經換了3個老板。我們做的這第五次早餐工程基本上是完全失敗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早餐工程承辦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表示,“再這樣下去,到不了年底,工廠就要倒閉了。”
早餐示范店標準太高不切實際?
在第五次早餐工程慘淡經營的背景下,鄭州市啟動第六次早餐工程,就更加令人關注。5月9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做好早餐示范店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計劃今年在市內五區建設20家早餐示范店。
通知要求,早餐示范店應具有固定的營業場所,采取現場加工制作或統一配送的方式供應早餐,單體店營業面積(含廚房餐廳)80-120平方米,餐廳座位30個以上,日常經營花色品種40個以上。生產、經營及其相關環節符合《早餐經營規范》和國家衛生、質量、環保、城市管理等有關標準和要求。示范店要以經營早餐為主,兼營午餐、晚餐和其他食品為輔,全天營業。早餐示范店以早餐龍頭企業申辦為主,證件齊全,價格應低于同類商品市場價格,還要具備開辦10家以上早餐連鎖店的能力。同時,示范店還要設置便利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公用電話、無線網絡、公共廁所、殘疾人設施等,且早餐示范店應確保經營3年以上。
根據安排,主體早餐示范店試點建設工作由各區政府組織實施,時間是今年6月至9月。10月,由市商務局、財政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進行早餐示范店試點建設驗收,兌現補貼獎勵。經過申請并批準創建的早餐示范店,每建成1家且經過市級驗收合格的,按照實際投資額50%市財政給予資金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公用電話、無線網絡、公共廁所——對于如此高標準的早餐店要求,一家早餐店的老板張先生說:“早上都趕著上班上學,誰有精力在早餐店上無線網絡?大家基本都有手機,公用電話有什么用?又有多少門面房有廁所呢?這么高的標準太不符合實際了。”
開飯店的李先生說:“要是有較大的盈利空間,精明的生意人會放過嗎?早餐利潤太薄,具備開辦10家以上早餐連鎖店能力的大老板怎會看上這個小生意?門檻太高反倒會擋住想做早餐的生意人。”
一家早餐工程公司的負責人說,政府對于早餐示范店要求過高,必然增加經營者的投入,進而抬升早餐的價格,結果還會將眾多消費者推到價位較低的小攤上。“讓大家花上兩到五元錢,在干凈衛生的環境里吃頓安全的早餐才是最迫切現實的問題。”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鳴則表示,早餐應由市場主導發展,政府不應通過工程式的運動進行推動,也無必要用錢補貼若干大企業,而應規范行業,加強衛生和質量監管,保障食品安全,凈化經營環境。
連日來,記者多次聯系鄭州市商務局,該局相關工作人員稱第六次早餐工程剛啟動,不便多說,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