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推薦信的真實性,我只向國外大學推薦自己了解的學生。”昨日,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留學實驗班英語教師蘭芬芳介紹說,“班上有35名學生,我只給其中7名學生寫了推薦信,我要保證我推得準。”
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1)班是該校首屆留學實驗班,目前全班35名學生都收到國外各大學錄取通知書。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不少學生都請蘭芬芳老師寫推薦信。她說:“只有對一名學生的成長很了解,我才答應寫推薦信。如果接觸僅限于課堂,我會建議他們找其他了解他們的老師作推薦。”
蘭芬芳推薦了學生李依凡。這是一名外表看起來老實、木訥的學生,平時一言不發,很不起眼,容易被忽視。李依凡的申請材料也沒有特別打動人的經歷和成績,卻收到華盛頓西雅圖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美國前50名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李依凡之所以被美國大學認可,蘭芬芳的推薦信起到很大作用。推薦信從一節課講起:一次做閱讀練習,同學們紛紛就文章內容提問談論。平時不起眼的李依凡站起來,從一個讓人驚訝的角度提出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我第一次察覺,這不僅僅是一名勤奮的學生,她還有著探索精神,有著獨立和創新思考的能力。我向貴校推薦我的學生李依凡”。
蘭芬芳說,她希望每一封推薦信都保持客觀、中立。在她的班上,有一名成績一般、考SAT的分數也不高的學生,卻收到哥倫比亞大學預錄通知書。為這名學生作推薦的信中這樣寫道:“創造性強,通過自學掌握計算機編程,獨立設計多種軟件。”推薦信中還展示了該學生設計的班級網頁。
同是留學實驗班英語教師的管璇說,給學生寫推薦信,不僅要了解學生,還要了解學生申請的學校;不是排名越高的學校越好,要看學生和學校的個性是否“相配”。
據了解,申請留學的學生多會請老師寫推薦信,但老師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學生。有的老師為了給學生“行方便”,會在推薦信中盡說好話。也有學生在網上下載套用推薦信模板,隨便找位老師簽名了事。
本地留學專家建議,國外大學非常注重推薦信的真實性,審核推薦信的招生官員更注重寫推薦信的人與申請者是否熟識和了解,“因為他們想從推薦人那里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
相關鏈接:
名校壟斷青少年科技競賽 普通學校學生成鳳毛麟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