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0日消息 三亞金雞嶺海南南部建材廣場業主集體反映自己的簽名被偽造-規劃部門表示,開發商在報建過程涉嫌造假,目前正在協調雙方挽回業主們的損失。
“我老公2006年去世,怎么還能在2010年開發商提交的報建材料《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表》上簽名按手印?而且《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表》還通過了三亞規劃部門的審批。開發商還將商鋪前綠化地和停車場規劃用地變為商業用地,在那里新建了‘金和商城’,業主們的臨街商鋪變為二級商鋪,利益集體受損。”三亞金雞嶺海南南部建材廣場A棟業主簡先生的愛人李女士近日向記者反映稱,為此受影響的業主還有好多戶。
對此,三亞市規劃部門調查后表示,這些所謂的《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表》上的業主簽名涉嫌開發商偽造,目前他們正在協調解決此事,盡可能挽回業主們的損失。
?
業主:綠化帶和停車場用地建樓 臨街商鋪變成了二級商鋪
“原本我們買的時候是臨街商鋪,現在前面卻新建起了商城,而且開發商還偽造我們的簽名,采取造假的手段騙取報建手續。”近日,位于三亞金雞嶺路海南南部建材廣場的多名業主向記者反映,他們的簽名集體被偽造使得業主們的利益集體受損。
據三亞金雞嶺海南南部建材廣場A棟商鋪店主李女士介紹,幾年前,她和丈夫簡先生買下了該建材廣場的兩個商鋪自主經營起一家建材店。但2010年,有人開始在他們商鋪前綠化地和停車場規劃用地上建樓,去年,兩棟名為“金和商城”的建筑聳立在該建材廣場前方,使得他和所有A棟業主的店面從臨街商鋪變成了二級商鋪。據業主們手上拿到的一份蓋有該建材廣場開發商“開發商海南南部建材廣場有限公司”印章的規劃設計業態圖上顯示,新建起來這棟取名為“金和商城”的樓房,在圖紙上的規劃用途其實是停車場和綠化帶,但如今其規劃和設計出現了更改,但業主們事先卻并不知情。
而根據業主們提供給記者的一份材料中顯示,根據當時業主們與開發商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關于規劃、設計變更方面的約定指出,出賣人承諾按批準的規劃、設計建設該商品房項目,不擅自變更建筑設計,如需變更且經規劃部門批準同意的情況下影響到買受人所購商品房質量或使用功能的,出賣人需書面通知買受人。
荒唐:業主去世4年簽名出現在報建材料 多名業主簽名被冒簽加印手印
為了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業主們多次到三亞規劃局了解情況。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當時開發商在報批該項目時,所提供的報建材料中有包括李女士丈夫簡先生在內的多名業主的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反饋表,材料上有多位A棟業主的簽名并印了手印。
據業主們反映,有過半的南部建材廣場A棟業主,其姓名被冒簽在這份《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反饋表》中,并加印了手印。其中包括在該建材廣場買了3個商鋪的業主朱先生、擁有1個商鋪的任女士、買了3個店鋪馮女士、買了5個店鋪的一家公司、買了2個店鋪的李女士愛人簡先生等。而更為離奇的是,在這些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表中,還出現了曾在4年前就已故了的業主簡先生的簽名并加印了手印。據簡先生的愛人李女士反映,她愛人是該建材廣場A11的業主,但其本人已于2006年3月26日病逝,戶口也已經于同年的9月5日注銷。記者在李女士出示的有關其丈夫簡某已故的《戶口注銷證明》、《殮葬證》等材料也證實了業主簡某2006年已不在人世的說法。“到底是誰在偽造我們業主的簽名,難道愛人還能死而復生跑出來簽名么?”李女士表示,當時自己從規劃部門突然間了解到這樣的情況時,自己感覺實在是太荒謬了。
質疑:利害關系人簽名被造假 規劃用地變更怎能獲批
采訪中,業主們對金和商城這塊地的用地性質也提出了質疑。據稱,按照業主們手上拿到的蓋有“海南南部建材廣場有限公司”印章的規劃設計業態圖上顯示,如今新建起來的“金和商城”的用地原先是規劃成停車場和綠化帶的,那么,一塊綠化用地怎樣能一下子變成了商用地呢?另外,業主們提出,既然這些利害關系人的簽名目前已經被認定為偽造的,那么是不是說沒有當時這些業主的《利害關系人同意反饋表》,該項目的報建審批程序是否就根本走不通呢?
采訪中,該建材廣場的一名近80歲的業主梁先生表示,由于他們的商鋪由原先的臨街商鋪變成了二級商鋪,現在建材廣場人氣很冷淡,店內生意經營慘淡,很多租客都吵著要提前退租。
他表示,為討一個說法,自己一大把年紀了,現在每天還要因為簽名被造假的事上訪,業主們也和開發商進行過多次協調,但至今沒有一個結果,他呼吁,“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還他們一個公道,幫他們挽回損失。”
?
部門說法:政務中心規劃用地變更難度大 至少8成業主同意才能獲批
為了弄清楚這份《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材料》在報建審批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3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三亞政務中心規劃局窗口了解情況。該窗口工作人員解釋,該項目用地從綠化、停車場用地變成了商城建設用地的難度就已經很大,而且由于此前根據廣場的結構以及業主的數量等匹配值將該地塊的規劃設計成該建材廣場的停車場和綠化,如今要建成商城這對于利害關系人的利益有很大的損害,一般這種情況按規定,在報建審批過程中,起碼至少需要80%的業主簽名同意才可能通過審批。
此外,記者還獲悉,按照規劃部門的審批規定,如開發商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臨時)須提供的申請材料中也包含了“項目公示及利害關系人意見材料”這一項。對于記者提出的是不是沒有這些業主的同意,該項目的報建程序是否還能走得通?該工作人員稱,規定需要哪些材料都已經寫清楚了,如果材料不齊全是很難批不下來的。
規劃部門:初步核查反饋表示涉偽造 開發商報建審批過程涉違規
三亞規劃局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初步調查這些《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反饋表》為開發商涉嫌造假,不是業主們自己簽的名,因此初步確定該項目在報建審批的過程開發商涉嫌存在違規行為。
那么這份被偽造的意見反饋材料當時又是怎樣通過規劃部門的審批的呢?該負責人稱,當時他們有要求開發商向利害關系人書面征求意見,讓他們將這些《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表》上交給規劃局,之后規劃局的相關工作人員通過給業主打電話的方式去再次確認這些利害關系人的反饋意見。
但由于開發商造假,僅留的幾個利害關系人的聯系電話也是假的,這使得他們在電話回訪的過程中并沒有發現該項目的報建材料存在問題。該負責人稱:“我們不是司法部門,不可能拿來做技術鑒定,這很難做得到的。”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努力協調開發商和業主,希望通過調解,雙方能達成協議。從目前來看,之前那些被偽造了的業主簽名的《利害關系人意見反饋表》應該說是作廢了,目前正協調開發商去需要重新走程序,重新征求這些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
開發商:記者電話采訪道明意圖 負責人接聽后馬上掛斷
真如三亞規劃部門所說這些《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反饋表》都是開發商偽造的么?他們當時又是在什么情況下取得了這塊地的使用權,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將該地塊變成了商用的呢?到底開發商為何要偽造業主的簽名呢?目前又將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挽回業主們的損失呢?
3月7日下午,記者根據爆料人提供的金和商城開發商的辦公地址去找,但沒有見到開發商辦公人員。隨后,記者根據業主們提供電話,聯系了金和商城一名負責人,當記者說明身份和采訪意圖時,對方馬上掛斷了電話。當記者再次撥打時長時間無人接聽。
該事態將如何發展,記者將繼續關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