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公車私用事故賠償案”中的合理與荒誕
    “公車私用事故賠償案”中的合理與荒誕
    來源: 武漢晚報 作者: 時間:2012-02-28 11:09

      2009年,時任云南尋甸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張文新在公休假期間,開著公車帶著家人給岳母遷墳,途中墜崖身亡,造成包括妻子李冬梅在內的3人死亡,2人受傷。張文新被認定對事故負全責。張文新之子隨后起訴當地人大為母親索賠,法院近日判決尋甸縣人大賠償其34萬元。

      公車私用肇事后,單位反倒給予賠償!這讓許多網友備感荒誕。

      但是,不得不說,從法律角度看,賠償是成立的。其一賠償對象是事故中并無過錯的李冬梅,二者雖為夫妻,但畢竟是法律關系上相互獨立的個人。因此,對李冬梅的賠償,在法律上并不能等同于是對張文新的賠償。其二,作為車輛所有人的縣人大,不是直接責任人,但存在過錯,因為沒有盡到嚴格管理的責任,放任了張文新的公車私用行為。

      法律上有理,感受上卻荒誕。畢竟,原告張文新之子,與受害人李冬梅、張文新三者之間,原本就是利益高度一體化的一家人。因此,34萬的賠償,從現實人情角度上看,確乎難免給人一種“肇事者張文新得到賠償”的逼仄印象和實際社會效果。

      癥結還是在“公車私用”這個總源頭。因此,對于此案,該爭議不是判決賠償,而是如何從制度的源頭,將公車的管理、使用、責任充分納入法治軌道,徹底杜絕和防范公車私用的泛濫。(張貴峰)

    (編輯:鄭克姍)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