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名古屋市長否認大屠殺 南京暫停兩市官方交往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2-22 07:40

      2011年8月14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人們在陳列著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照片的展區參觀。王新 攝

      眾多歷史材料、證據都印證了南京大屠殺史實,任何人無法否認。

      ——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大屠殺史料集》主編張憲文

      名古屋市市長歪曲歷史事實,我就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這就是證據,我們就是證人。

      ——參加南京保衛戰的老兵、88歲老人李高山

      眾所周知,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過種種不可饒恕的罪行,特別是南京大屠殺罪孽深重。作為侵略加害者的后代,理應就父輩當年曾經參與侵略戰爭,戰后南京人民對其寬大處理感恩于心,代表父輩對加害地的民眾作真誠地道歉。可河村市長卻反其道而行之,簡直不可理喻!

      南京大屠殺的歷史遺訓一定要吸取,但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和平友好必須是建立在尊重歷史事實,以及市民心與心真誠交流基礎之上的。

      名古屋市市長先生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將會影響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正確的歷史認知。同時,也反映出你對歷史事實的不尊重,對仍然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遺屬們的不尊重,更是對曾經受到日本侵略和加害的南京市市民們的不友好。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

      ■ 回應

      南京三次回應:從駁斥到指責到“斷交”

      昨日,針對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南京市代表團訪問名古屋期間關于“不存在南京大屠殺”的言論,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南京發布”三次表態,駁斥河村隆之的言論,指責日本媒體炒作,并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

      第一次回應:駁斥

      時間:21日00∶13

      21日凌晨,南京市代表團第一次發表聲明。

      代表團稱:“對河村隆之的言論,南京市代表團嚴正指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不容抹殺,鐵證如山,國際社會對此早有定論。你的這番言論是不負責任的,是對歷史的歪曲和對南京人民的不尊重。我們希望能夠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那段歷史,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多做有益中日友好和兩市人民友誼的事情。”

      第二次回應:指責

      時間:21日18∶49

      21日下午,南京代表團在離開日本前再次“說明”。

      該“說明”稱:日本媒體選擇性地報道了河村的言論,沒有全面客觀地報道我市代表團的回應,并借機炒作。

      “說明”澄清了網絡上南京代表團當場未回應的說法。“說明”稱,2月20日上午,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與代表團會面時,發表了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存在的相關言論。南京市代表團團長當即作了回應。會面結束后,名古屋市國際交流課的官員一再解釋:實在對不起,河村市長發表這樣的言論,只代表他個人,不能代表市政府。此前,名古屋市政府的有關官員也曾提及過:河村經常發表一些奇談怪論,但只能代表他個人的觀點。

      第三次回應:“斷交”

      21日22∶26

      昨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經授權發布:鑒于現任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嚴重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

      ■ 專家視點

      南京作出最強硬抗議

      針對南京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一事,國際關系學院日本問題學者楊伯江教授認為,這是近一段時期針對日本個別政客否認南京大屠殺問題最強硬的抗議動作。

      從外交上看,由于河村的言論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政府作出這個決定也是符合外交慣例的。另外,此次南京市只是講暫停與名古屋市的官方往來,這個表述也是對兩座城市未來可能恢復交往留有余地,也許河村對他的言論道歉或有所讓步,甚至名古屋市市長輪替后,兩座城市的官方交往也會陸續恢復。

      此外,楊伯江分析,此次事件后國內網絡上網民的聲音也對南京市的最終動作起到助推作用。

      河村言論或為迎合日右翼

      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新生認為,河村作為一名日本政客在會見中方代表團時提及南京大屠殺并不顧及中方感情否定南京大屠殺,顯然不合時宜。

      王新生表示,南京大屠殺在中日政府層面交往中一般是雙方都會回避的話題,因為雙方在遇難人數的具體數字上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目前在日本,無論是政界、學界還是民間,大部分日本人已經認同了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只有少部分人及右翼團體一直否定南京大屠殺。在日本政界,日本主流政客的態度是不否認南京大屠殺。

      王新生認為,不排除河村的言論是為了迎合日本右翼團體的需要。

      對于在河村發表否定南京大屠殺言論時中方官員是否應有激烈反應,王新生認為,在官方場合日方有上述言論是傷害中國人民尤其是南京人民感情的,中方官員應該對此有回應,但回應的分寸應視現場情況而定,畢竟中日雙方都不希望因此影響中日關系大局。

      ■ 人物

      河村數次欲為“大屠殺”翻案

      其父曾參與侵華戰爭,投降后遇南京市民善待

      作為一名還算資深的政治人物,河村聲稱“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理由讓人難以理解——他稱,大屠殺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1945年時,南京市民曾十分友好地對待他作為侵華日軍士兵的父親。

      成長

      從商學法未果轉從政

      河村現年63歲,他的父親曾是日本陸軍101師團一名士兵,并參與了侵華戰爭。父親的經歷,對河村的歷史觀產生了很大影響。

      1967年,河村高中畢業,一年以后考上日本一橋大學商學部。大學畢業后,他直接進入了父親開辦的一個小公司做銷售、當司機。作為知名大學的畢業生,河村在父親的公司里一直感覺無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后決定放棄從商,轉投法律界。從1977年開始,河村開始學習法律,并持續不斷地參加司法考試,10年間他連考了9次均未過關,最后不得不放棄。

      從商不得志,律師又考不上,河村開始涉足政界,成為極端保守政客春日一幸的秘書。1993年,河村當選日本國會眾議院議員,此后一直仕途平順,五度當選國會議員。2009年,作為民主黨國會議員的河村回到故鄉名古屋,參選市長,并成功當選。

      觀點

      不滿教科書承認大屠殺

      做國會議員和名古屋市長期間,河村的極右翼政客特色顯露無遺,尤其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

      2006年,作為議員的河村公開向眾議院提出質問書,要求日本政府“再次研究所謂南京大屠殺問題”。在這份質問書中,河村詳細闡述了其“大屠殺不存在”的理由。

      在質問書中,河村首先提到了自己的父親,“我的父親于1945年8月16日被解除武裝,來到南京,在南京郊外的棲霞寺一直住到第二年1月份。”河村稱,在南京期間,和父親在一起的還有250名日本士兵,“他們得到了當地人特別的善待,所有人都得以生還,為此他們都心懷感激。”

      然而,當時南京市民對河村父親的善待,卻被河村視為“大屠殺不存在”的證據。他的質問書中稱,“如果在那里發生過大屠殺,就在短短8年以后,(這些日本兵)怎么可能與南京市民如此令人溫暖地交流。因此,我認為應該重新研討所謂的南京大屠殺事件。”

      河村還稱,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幾乎都記載了南京大屠殺事件,有的教科書還寫明了被屠殺的人數為20萬人,這些都被視為日本政府的見解,“這非常不好”。

      行為

      要求修改歷史教科書

      不過,河村的妄論并未對當時的日本政府產生影響。

      試圖推動修改政府見解的企圖落空后,河村繼續在其他場合鼓吹其言論。2009年,已經當選名古屋市市長的河村又在市議會宣稱,大屠殺的死亡人數比南京總人口還多,“絕對不是事實”,“當時只是發生了一般的戰斗行為”。在任市長期間,河村還一度試圖推動名古屋市采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教科書。(百千)

      ■ 新聞鏈接

      日右翼極端人物美化侵華史

      雖然日本政界主流態度不否認南京大屠殺,但也有部分右翼政客時常發布反華言論,無視歷史事實,否認南京大屠殺及慰安婦事實。

      松原仁

      松原仁

      出生時間:1956年

      身份:民主黨眾議員。

      松原仁每年8月15日都會去參拜靖國神社,其政治觀點即使在以保守聞名的自民黨內都屬于極右翼。

      2007年12月,松原仁在國會公然聲稱“沒有南京大屠殺這個事實”,稱不能承認罪行,否則“會傷害到先人們的榮譽”。

      松原仁還鼓吹日本侵略軍“從未強行征用慰安婦”,一貫要求日本政府收回1993年時任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承認慰安婦問題的發言。2007年,美國國會通過要求日本就慰安婦問題道歉的決議。在此之前,松原仁與河村隆之等政客,聯名在《華盛頓郵報》刊登廣告,公然聲稱“未強行征用慰安婦”。

      平沼赳夫

      平沼赳夫

      出生時間:1939年

      身份:奮起新黨黨首。

      平沼赳夫是甲級戰犯平沼騏一郎的養子,因此在歷史問題上,他否認的力度也特別的強。

      平沼赳夫曾公然聲稱,日本侵略軍“完全沒有對慰安婦進行性榨取與強行動員”,否認存在慰安婦問題,2006年時和松原仁等一起聯名在《華盛頓郵報》刊登了廣告。

      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平沼赳夫稱“完全沒有這回事”,稱中國“通過對南京大屠殺的宣傳來貶低日本的國家形象與國際地位,削弱日本的國力”,其觀點完全是顛倒黑白。

      石原慎太郎

      石原慎太郎

      出生時間:1932年

      身份:東京都知事。

      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石原慎太郎都以反共、右翼而聞名。

      石原慎太郎喜歡用一些夸張的詞語來嘩眾取寵,對中國常常惡語相加。

      在歷史問題上,石原妄稱“東京審判是事后審判,完全無效”,針對日本輿論對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在被逮捕后自殺的“非議”,石原稱“決不允許侮辱東條大將”,在石原的心中,完全沒有“戰犯”的概念。

      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

      出生時間:1961年

      身份:自民黨眾議員。

      高市早苗一貫主張參拜靖國神社,是“大家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的成員。

      2002年,在日本著名媒體人田原總一郎主持的朝日電視臺的一個爭論節目上,高市早苗妄稱1931年之后的侵華戰爭是“自衛戰爭”,遭到田原的激烈反擊,教訓高市:“不想和你這樣不入流、無知的人坐在這兒談靖國神社問題。”

      稻田朋美

      稻田朋美

      出生時間:1959年

      身份:自民黨眾議員。

      在歷史問題上,稻田的態度極為極端。

      稻田朋美反對東京審判,支持參拜靖國神社,否任存在南京大屠殺,日本右翼制作影片《南京的真實》,稻田在記者會上大肆鼓吹侵華日軍的“所謂殺人比賽完全是虛構的”。

      在慰安婦問題上,稻田朋美和松原仁都屬于“急先鋒”,要求日本政府撤回1993年的河野洋平談話,2007年右翼在《華盛頓郵報》刊登的廣告,稻田朋美也是聯署人之一。

      

    ?

    相關鏈接:

    日本名古屋市長稱不會收回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
    日政客否認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 媒體稱其不明智
    張藝謀駁西方惡評 稱西方對南京大屠殺了解太少
    南京新發現十條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線索
    在南京大屠殺中被神秘擊斃的日軍大佐聯隊長(圖)
    看日本在南京大屠殺74周年時表現
    日低調面對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報紙狡辯屠殺人數

    ?

    相關鏈接:
    日低調面對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報紙狡辯屠殺人數
    看日本在南京大屠殺74周年時表現
    南京新發現十條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線索
    日政客否認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 媒體稱其不明智
    日本名古屋市長稱不會收回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
    [來源:新京報] [作者:霍建崗 邢世偉] [編輯:劉瀚濤]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