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西寧市民在市場上購買蔬菜。當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4.5%,環比上漲1.5%。新華社發(吳剛攝)
新華網北京2月9日電 在市場預期中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會繼續回落之時,9日公布的最新CPI數據卻出現了反彈。專家分析認為,這主要是春節和天氣寒冷等因素帶來的季節性反彈,價格漲幅總體回落的大勢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從更能反映價格最新變動的環比數據看,當月CPI環比上漲1.5%,漲幅擴大1.2個百分點。
“春節因素通常會明顯拉動食品價格上漲,而且今年春節在1月份,去年春節在2月份,同比的基數也出現了較大落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
食品價格成為1月份CPI出現反彈的主要推手。1月份,全國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0.5%,漲幅比上月擴大1.4個百分點,推高當月CPI同比漲幅3.29個百分點;食品類價格環比上漲4.2%,漲幅比上月擴大3個百分點,推高CPI環比漲幅1.34個百分點。
分品種看,節日消費量大、較難運輸和保存的鮮菜、鮮果和水產品的價格漲幅最為突出。三者的價格在1月份分別環比上漲26.1%、5.6%和7.2%,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1個百分點。特別是鮮菜價格,26.1%的月度環比漲幅是相當突出的,23%的同比漲幅也是上月的整整一倍。
“冬季由于生產和運輸原因,往往是蔬菜價格的高點,加之節日臨近、天氣嚴寒,蔬菜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國家統計局對50個主要城市食品價格的監測顯示,1月下旬,大白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08元,比1月中旬上漲了18.2%;油菜價格為每公斤6.51元,比中旬上漲了16.3%;豬肉(后臀尖)價格為每公斤30.36元,比中旬上漲了2%。
王軍認為,CPI仍然處于相對高位,這使得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十分謹慎,近期并沒有出現市場預期的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情況。出于對物價上漲的警惕,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進一步鞏固前期調控的成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