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當地時間2011年12月1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家圣誕樹點亮儀式現場演唱圣誕頌歌。??
中新社華盛頓1月24日電?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4日晚發表的任內第三份國情咨文中五次提到中國,與前兩份國情咨文相比,奧巴馬提及中國的次數逐年上升,口氣也發生明顯變化,其中對華貿易態度明顯趨于強硬,但有關措辭卻第一時間遭到在華有生意的美國商界領袖的反駁。
奧巴馬當晚黃金時間遵循傳統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這是他本屆任期內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國情咨文。在連續三份國情咨文中,“中國”無一例外成了奧巴馬演講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出現次數也從2010年的2次遞增到2011年的4次以及今年的5次。
奧巴馬當晚五次提及中國均與經濟有關,開篇幾分鐘之內就第一次提到中國,他在鼓動美國企業將就業機會從國外帶回美國時說:“我們不可能收回所有轉移到國外去的的工作,但現在在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做生意代價越來越高,同時美國的生產能力則越來越強。”
第二次提到中國時奧巴馬態度開始趨于強硬,他說:“為了給美國產品打開新市場,我愿意到世界任何地方去。當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按規則行事時,我不會袖手旁觀,我們提出的針對中國的貿易案幾乎是上屆政府的兩倍,這樣做收到了效果。”
為了證明所謂對華貿易救濟案的效果,奧巴馬第三次提到中國,他舉例說:“我們阻止了蜂擁而來的中國輪胎,使一千多名美國人今天得以有工作。但我們還需再接再厲。”
第四次提到中國時,奧巴馬措辭更強硬,他宣布建立一個貿易執法部門,專門負責調查所謂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最后,奧巴馬在鼓吹自己上任以來力推的清潔能源政策時表示,不會因為遇到阻力而撤回有關清潔能源的承諾,他強調自己“不會將風能、太陽能或者(高科技)電池行業拱手讓給中國或德國。”
縱觀三次國情咨文,奧巴馬涉華言辭明顯改變。2010年第一次國情咨文中他強調,中國擁有最快鐵路列車和生產清潔能源產品的新工廠,并大聲疾呼“不接受美國淪為第二名”,與中國競爭意味濃厚;到了2011年,奧巴馬的心態轉為承認中國在某些領域的領先地位,頗有以“中國為榜樣”,向中國學習的意味;而今次其標榜對華貿易救濟案的數量以及宣布成立針對中國的新機構,顯現其對華貿易態度趨于強硬,并付諸實際行動。
而與前幾任總統相比,也能看出明顯不同。過去,中國出現在美國總統國情咨文中經常是被“教訓”、“教育”甚至“幫扶”對象,如1999年克林頓在國情咨文中就曾居高臨下地說:“要幫助中國融入世界”,2008年小布什也聲稱要“幫助”中國更好地利用清潔能源,但到了奧巴馬時已無這樣的高姿態,他甚至還擔心美國落后于中國“淪為老二”,就連布什聲稱要幫助中國的清潔能源領域,奧巴馬也一直擔心落后于中國。
奧巴馬的這次演講是在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展開的背景下進行的,有分析認為,這或許是他對華措辭趨于強硬的原因。由于今年是選舉年,共和黨的候選人已開始炒作中國議題,奧巴馬在對華貿易問題上采取強硬態度意在拉攏部分選民,并避免給共和黨以口實。
然而,在奧巴馬演講尚未結束之際,代表近240家在華做生意的公司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就唱起“反調”,尤其反對奧巴馬提及的輪胎案。該委員會主席傅強恩聲明說:“我們不同意對中國低端輪胎征收關稅的舉措會對美國就業和經濟有任何積極影響。所有證據都表明,受益的是亞洲和墨西哥的其他低端輪胎生產商,而美國公司已從低端輪胎轉向價值更高、反映我們生產和技術優勢的產品上。”
傅強恩指,中國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自2000年以來美國對華出口年均增長15%,在世界上獨一無二。他強調,在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時,“美國公司有多個選項,直接與中國談判是處理美中商業問題的最好的第一方式。”
?
相關新聞:
奧巴馬國情咨文瞄準中產著眼大選 共和黨反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