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28日消息 在2012年即將結束之際,中國的國有及國有控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情況卻并不理想,而且前11月實現利潤的總額已經低于私營企業,增長率更是遠遠遜色。
????國家統計局昨日所公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6638億元,同比增長24.4%,各種所有制形式中,利潤及增長率各有不同(見圖表)。其中,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率最高,達46.2%。而股份制企業利潤總額最大。
????雖然股份制企業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可能同時包括國有及私營成分,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利潤低于私營企業是多年來沒有出現的情況。其原因既有行業分布的特點,也有壓縮成本能力的高低。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受到宏觀調控和經濟整體增速放慢的影響,前11月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個行業同比下降。利潤下滑的主要行業集中在基礎制造業,這正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集中的領域。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下降97.8%,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8.3%,而以往利稅大戶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利潤增速只有15.4%。
????基礎制造業利潤下滑也使得聚集于該行業中的央企利潤增速表現不佳。國資委日前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11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8317.9億元,同比增長僅有3.6%。央企中,鐵路、汽車、水運、鋼鐵、機械等行業市場需求下滑,相關企業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
????對于實體經濟利潤下滑的情況,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進一步指出了三大原因,一是在貨幣政策收緊過程中,金融企業定價能力明顯增強,實際貸款利率和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對實體企業形成擠壓。二是實體經濟中的上游行業相對下游行業利潤增長加快,導致下游行業利潤減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利潤基本集中在資源性行業中。再次,由于大企業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資金,大企業往往發揮影子銀行的作用,以更高成本對其關聯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也對中小企業的利潤形成擠壓。
????由于明年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明年中國的工業企業都將打一場市場開拓和成本調控戰役。據記者了解,國資委日前以“緊急通知”的形式給中央企業下達了開源節流的急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