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日韓俄四國政府正式啟動陸海聯運合作,東北亞陸海聯運將實現“無縫連接”。12月23日10點,經濟之聲聚焦:四國陸海聯運能夠帶來多少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是否會加速推進本地區自由貿易合作機制的形成?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四國東北亞陸海聯運合作論壇和政府磋商會議昨天(22日)在哈爾濱結束。四國簽署了《中日韓俄東北亞陸海聯運合作磋商會議紀要》,為開展東北亞陸海聯運合作確定了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及具體的合作安排。這也標志著四國政府正式啟動陸海聯運合作。
東北亞陸海聯運是指以俄羅斯遠東和中國東北港口為出海口,以鐵路、公路或多式聯運為主要集疏運方式,構建以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等地區的出海運輸大通道為基礎,并與日本海海上運輸網絡無縫銜接、覆蓋中日韓俄等東北亞地區的陸海聯運網絡。
東北亞是全球經濟總量最大、互補性最強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去年(2010年),這一區域的GDP總和達到近14萬億美元,出口總額2.5萬億美元,大約都要占到全球總量的五分之一。
四國陸海聯運啟動之后,這一區域的運輸距離將大為縮短,費用也會大大降低。
從哈爾濱到日本新澙,經由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方港,比向南繞行大連港運距可減少1070公里。從牡丹江的陸海聯運貨物,通過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運輸比通過大連港運輸在運距上近67%,在時間和運輸費用方面分別降低36%和20%。符拉迪沃斯托克經由綏芬河-哈爾濱-滿洲里到俄羅斯的赤塔州與西伯利亞鐵路相連前往歐洲,要比直接經由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的路程縮短1100多公里。這不僅減少了前往歐洲的貨物運輸里程,也為日韓貨物通往歐洲提供了新選擇。
陸海聯運有助于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
四國的陸海聯運能夠帶來多少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陸海聯運會給區域經濟合作帶來哪些借鑒?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發表他的看法。
據了解,中日韓俄四國的陸海聯運合作談判陸陸續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達成這樣的合作,中間克服了很多困難。沈驥如表示,四國陸海聯運具有很深遠的意義,要實現進一步合作還要考慮基礎設施和許多法律問題。
沈驥如:比方說俄羅斯的鐵路軌道是寬軌,它的火車要開到中國的某些地方,還有一個鐵路怎么連接的問題,需要加強合作。還有通關的問題,要促進貿易便利化。這個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我們四個國家的商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使四國的貿易往來更加便利化,更加低成本,增加我們的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歐洲的商品到日本去,到中國來,或者是反過來日本、中國的商品到歐洲去,也加快了歐亞大陸橋的建設,所以這個合作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四國的路海聯運是否會給相關國家在這一地區的貿易合作方式帶來巨大變化?沈驥如認為,這將有助于地區的經濟一體化。
沈驥如:經濟一體化最通常的形式是自由貿易區,現在中日韓三國也要開始談判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問題。自由貿易就是要商品自由流通,它的一個重大的措施就是要減少關稅,一般是把關稅降到零,但是如果關稅降了,但是運輸費用非常高,等于還在收關稅。現在中日韓俄四國的海陸聯運以后,大大的降低了流通的成本,物流的成本,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這是一個貿易便利化的措施,它類似于降低關稅,但它不是關稅,它是貨物運輸成本。因此中日韓俄四國的貿易自由化,會由于海陸聯運的合作而得到進一步推動。
作為一種積極的嘗試,四國的陸海聯運是否能給推進地區的經貿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鑒?沈驥如稱,推廣陸海聯運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沈驥如:一個就是這些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非常多。第二個在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