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黨報解讀中央經濟會議要點亮點 穩中求進擴內需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12-15 08:16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新情況新變化,必須繼續抓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

      ①總基調

      為何要穩中求進

      是中央根據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作出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決策,為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平穩較快增長創造條件

      "又好又快’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發展狀態。歐債危機的演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不可小覷。確定‘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是中央根據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作出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決策。”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湯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復雜,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

      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都受到債務危機的困擾,明年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在外需面臨下滑風險的同時,國內受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響下,投資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認為,明年經濟增速下行的風險加大,在增長方面應當“穩”字當頭。

      所謂“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物價壓力回落之后,保持宏觀經濟的平穩平穩的經濟環境、平穩的政策環境就很重要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對記者說。他分析認為,通常只有在經濟回落的通道中,才會產生轉型的內生動力和改革的共識,在一個平穩的環境也容易形成經濟新的增長點,包括利率、匯率的調整,資源要素價格的調整,農村金融服務的調整。

      所謂“進”,就是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求進’,中央強調的其實是加快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白重恩說,“當前‘求進’的核心是擴大內需,切實提高最終消費在國民經濟的比重。”

      “明年把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放在首要地位,就是說要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來支持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同時要鞏固今年抑制通脹的成果。這個變化是根據經濟運行的實際所提出來的具有針對性的戰略決策。”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說。

      他分析認為,當前的宏觀調控順序調整為“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由于今年通貨膨脹壓力很大,所以在宏觀調控上,不得不把抑制通脹放在宏觀調控的首要地位,相應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所放松。隨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通脹的壓力有所緩解,應當適時地把宏觀調控的重點轉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也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夠實現既抑制通脹又保持穩定增長這樣一個雙重目標。

      “轉變發展方式,是要解決經濟運行中間的一些深層次矛盾,要調整經濟結構里重大的扭曲關系。如果實現發展方式轉變上有突破,我們不僅能夠在明年保持物價穩定,而且能夠實現穩定的經濟增長,還能為整個‘十二五’和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平穩較快增長創造條件。”鄭新立強調。

      ②擴大內需

      為何是戰略基點

      長期支持我國高增長的外貿今后對經濟拉動將減弱,中國經濟的增長必將主要靠內需來拉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必須繼續抓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

      有分析認為,當前經濟結構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消費需求不足,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需求。改革開放以來,剔除價格因素后我國投資需求每年的增長率都在13.5%左右,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差不多一倍。在國際社會,經濟增長10個點中消費需求會占6到7個點,而我國與此相反。另外,在2003年到2007年間我國平均經濟增長率是10.6%,這里面有2.6%是出口貢獻的。

      "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國際市場波動對本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的影響太大。要擺脫對外需的過度依賴就需要發展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制度和技術創新的能力。這不是短期的政策能解決的,需要長期通過制度的變化來解決。”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說。

      “發展方式轉變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投資率、提高消費率。如果‘十二五’期間能使居民消費率提高10個百分點,即由現在的34%提高到44%,那就意味著我們每年能新增一兩萬億元的商品銷售。”鄭新立說。

      去年,我國的投資率上升到48.6%的歷史最高水平,比前年又提高了1.1個百分點,而且最終消費率第一次低于投資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七點幾。這意味著,去年我們生產的產品里面有將近一半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老百姓消費比投資的還要少,這種結構處在極度扭曲的狀態,是不可持續的。

      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由于歐美弱增長對我國出口的帶動還將回落,長期支持我國高增長的外貿,今后對經濟拉動作用將減弱,中國經濟的增長最終必然要靠內需。“內需包括消費和投資。我國的消費潛力非常大。中央提出‘穩中求進’,最可靠的途徑是增加消費,因為消費增長有別于投資的最大優點是平穩。投資可能大起大落,消費真正激發起來的話,就能保持國民經濟長期平穩增長。”巴曙松對記者說。

      在擴大消費方面,減稅措施明年會發揮比較好的效果。中小企業和居民稅負減輕,能夠為消費提供一定的支撐。此外,我國可以通過發展消費信貸、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等途徑擴大居民的最終消費。文化、休閑、汽車等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也應該得到更好滿足。

      白重恩認為,明年財政支出規模可以適當擴大,在這個基礎上應該加大民生領域的投入,更加重視民生投入的效果。在民生支出上,一方面要更加重視效果,比如教育支出,更應該考慮的是公平,重視農村、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另一方面也要重視是否可以持續,要考慮到我國今后將會進入老齡化社會。只有民生領域投入的規模和效益提高了,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減少了老百姓的社會負擔,增強其對未來的安定感,擴大消費才能具有基礎。

    ?

    [來源:人民網] [作者:] [編輯:陳肖梅]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