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張悍華老人義務守護了16年的烈士陵距江蘇沛縣縣城22公里。一條長約60米的青石坡道直通烈士紀念碑,兩側松柏掩映,站在最高點向周邊望去,西面緊鄰著一所中學,東面是看不到邊際的田野。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八旬老人16年義務守護烈士陵 婉拒高薪職位邀請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11-29 08:44

      海口網11月29日消息??張悍華老人義務守護了16年的烈士陵距江蘇沛縣縣城22公里,當記者一路風塵趕到時,時針已指向下午4點。一條長約60米的青石坡道直通烈士紀念碑,兩側松柏掩映,站在最高點向周邊望去,西面緊鄰著一所中學,東面是看不到邊際的田野。陪同人員介紹,這個陵園原名為鴛樓烈士陵園,是為紀念在1941年1月22日張堤口戰斗中英勇犧牲的八路軍72名指戰員而建。

      陵園旁邊的辦公室里,張悍華老人正端坐桌前盯著一臺檢測儀。“你們看看,這個機器得修一下,有些地方看不到動靜了。”老人探起身,要給我們倒水。煙灰色大衣、時尚的鴨舌帽,怎么看都不像是82歲的人。

      “這輩子我沒什么大追求,最放心不下兩件事,一個是教育,一個就是在這里安歇的烈士們。”

      與老人對話,是一種享受。老人說話慢條斯理,平實的語言中浸透著一股滄桑感。

      老人搞了一輩子的教育。1958年,老人從現在的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回到張寨中學任教,第三年就當上了副校長,之后又擔任校長。此后雖輾轉幾所學校,但都沒離開教師崗位,直到退休。退休后的老人回到村里種起了地。

      老人與烈士墓真正結緣,是在199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老人得知烈士陵園缺人管理,就主動請纓,愿意義務守護英靈。“當時鎮里說給我一天3塊錢買煙抽,但我哪能要呢。”張悍華說自己家與陵園只有二里多路,來看看烈士們并不是多大的事。

      開始,很多人都在質疑老人,包括老人的家屬與孩子,“一個體體面面的退休校長,為啥去給人家看陵?”“整天守著那些墓碑,是犯忌的事。”但做事一向謙和的張悍華在這件事上卻毫不相讓,“烈士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沒了,今天我為他們服務,有什么不可以呢,這是最光榮的事。”

      “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哪有咱們今天安穩的日子,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長眠在這塊土地上的英雄。”張悍華感慨地說。

      因為老人一直教書育人,烈士陵園的講解任務,也一直由他承擔,老人認為責無旁貸。“孩子們,你們看這里的英雄,他們比你們大不了幾歲,現在就安歇在這里。沒人知道他們的姓名,也不知道他們家在何處,但是他們的英名卻與世長存。想想你們今天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張悍華每每講到此處,都會哽咽。而站在墓碑邊一隊隊學生的臉色,也會變得異常凝重,平日里再調皮的孩子也會垂頭默哀。遇到一些老年人來陵園,已過八旬卻身體硬朗的張悍華,就會騎著自己那輛金捷牌小型電動車,繞著偌大的陵園一點點詳細講解。

      “我很熱愛這個工作,每天來到這里,我的心情就會出奇地安靜。”張悍華說。16年來,老人每天保持著一個習慣,8點之前趕到烈士陵園,打掃衛生,管理花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遇到清明節之類的特殊日子,老人就會早早趕來,向烈士紀念碑三鞠躬,“我來看你們了,你們都好吧!”

      張悍華說,為烈士守陵是自己這輩子的信念。為了這,他婉拒了河南民辦中學邀請他去做校長給予高薪的邀請;為了這,在每個月只拿200多元工資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一年要為烈士墓花去近千元。

      “我會把這個墓一直守到我走不動的那一天。”采訪最后,老人堅定地說。

    ?

    ???相關新聞:

    候鳥老人扎堆三亞過冬被指炒高物價 大呼荒唐[圖]
    母親行乞為女兒治病 陌生殘疾老人收留二人(圖)
    山西七旬老人捐遺體 “實現人生最后愿望”
    老人摔倒多次求助無人理 絕望之際被保安送到醫院
    村里不識字老人也講環保 海口東化村試行垃圾分類
    老人離世留下存折 妻子無法證明親屬關系取不出錢
    女環衛工街邊喂暈倒老人吃面獲網友贊“最美”(圖)
    老人離醫院30米摔倒死亡 眾人圍觀僅一人打120

    ?

    相關鏈接:
    老人離醫院30米摔倒死亡 眾人圍觀僅一人打120
    女環衛工街邊喂暈倒老人吃面獲網友贊“最美”(圖)
    老人離世留下存折 妻子無法證明親屬關系取不出錢
    村里不識字老人也講環保 海口東化村試行垃圾分類
    老人摔倒多次求助無人理 絕望之際被保安送到醫院
    山西七旬老人捐遺體 “實現人生最后愿望”
    母親行乞為女兒治病 陌生殘疾老人收留二人(圖)
    候鳥老人扎堆三亞過冬被指炒高物價 大呼荒唐[圖]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鄭晉鳴 陸金玉] [編輯:鄭克姍 實習生曲芷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