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溫家寶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講話(全文)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11-18 14:59

      海口網消息11月18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第十四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0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在第十四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

      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0周年紀念峰會上的講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

      (2011年11月18日 印尼巴厘島)

      尊敬的蘇西洛總統,各位同事:

      時隔8年,再次來到美麗的巴厘島,出席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0周年紀念峰會,我感到非常高興和振奮。此時此地,我們要向所有為推動中國-東盟關系發展作出貢獻和正在為此努力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和敬意。

      1991年,中國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體現了雙方順應時代潮流,探索區域合作的戰略遠見和勇氣,開啟了中國與東盟關系的歷史進程,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們恪守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不斷增進政治互信。東盟國家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在涉及中國主權等重大原則問題上照顧中方關切。中國尊重東盟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價值觀,支持東盟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紛爭,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東盟內部事務。

      ——我們在合作中倡導互利、互助、互鑒,促進共同發展。今年雙方貿易額將超過3500億美元,是1991年的40多倍。中國成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為東盟成員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供了真誠的援助和幫助。東盟成員國也給中國提供了積極的支持。雙方在治國理政方面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我們在困難面前同舟共濟,努力把挑戰轉化為機遇。雙方共同抵御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推動建立東盟與中日韓合作機制;攜手應對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如期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重大自然災害和疫情中守望相助,探索建立有效的預警、防控、救助機制。

      ——我們致力于和平共處和睦鄰友好,積極營造安全、和諧的地區環境。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和處理歷史遺留問題;致力于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珍視傳統友誼,傳播世代友好的理念。

      多位東盟國家領導人對我說過,中國與東盟的關系最務實、最廣泛、最富有成果。我深有同感。我們都是發展中國家,始終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把能否給本國人民和本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地緣、文化、歷史相近,各方面聯系和交往密切,在眾多領域開展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我們奮發圖強,開放包容,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

      今天,中國與東盟作為致力于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在前所未有的廣泛領域和高水平上開展交流與合作,成為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與東盟共同取得的輝煌成就,為增進本地區人民福祉,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對亞洲乃至世界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

      各位同事,

      世界正處于深刻復雜的變化之中。國際金融危機進入第四個年頭,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一些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出現嚴重的金融和債務危機。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在上升,但整體實力仍不夠強大。西亞北非地區發生社會動蕩。全球性糧食、能源、環境問題日益威脅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世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有可能長期存在。

      當前,東亞保持經濟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是全球最富有活力和潛力的地區,東盟和中國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高度關注。必須看到,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任何地區和國家不可能獨善其身。嚴峻的外部環境勢必對東亞帶來不利影響,中國和東盟自身的薄弱環節和問題也會制約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我們既要充滿信心,又要保持清醒,關鍵是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共迎挑戰,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松懈,不動搖,朝著既定的方向和目標繼續邁進。關于中國與東盟關系未來發展方向,我談幾點原則意見:

      第一,加強戰略溝通和戰略互信。中國永遠不謀求霸權,反對任何霸權行為,將始終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恪守《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本地區有關國家在南海存在的爭議,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予以解決。外部勢力不應以任何借口介入。2002年,中國與東盟國家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確定將推動務實合作,并為最終達成“南海行為準則”而努力。這是東盟國家與中國的共同意愿。中方愿同東盟國家積極推進全面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加強務實合作,并著手探討制訂“南海行為準則”。

      第二,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第一要務。中國和東盟國家都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把雙方發展戰略和各自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在更廣領域和更高水平上開展合作,增強內生活力和動力,加快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東亞的全面振興。

      第三,堅持由東盟主導東亞合作進程。中國支持東盟一體化和共同體建設,樂見東盟實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相信東盟完全有能力繼續主導東亞合作。中國將于明年設立常駐東盟使團。中國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東盟工作,堅持以10+1為基礎,10+3為主體,東亞峰會為重要補充,推進東亞合作。

      第四,在多邊領域維護共同利益。作為同一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有著相似的立場和看法,面臨相同的處境和挑戰,有著一致的目標和追求。中國和東盟都是促進和平與發展的戰略力量,雙方要密切協調配合,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

      各位同事,

      中國與東盟的務實合作擁有扎實基礎,潛力巨大,具備向更高目標邁進的有利條件。我們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加強統籌規劃,建立健全合作機制,深化重點領域的合作,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努力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此,我提出以下具體倡議和建議:

      第一,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要認真實施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各項協定,完善自貿區建設,使雙方人民、企業得到越來越多的好處。中方將繼續向東盟國家派遣貿易投資促進團,在廣西南寧設立東盟產品展示中心,促進雙方貿易持續平衡增長。中方愿積極擴大對東盟國家的投資,加大轉讓先進適用技術的力度,共同提升產業競爭力。

      第二,把互聯互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為使這一重點領域的合作更為順暢、高效,倡議成立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力爭盡快實現中國與東盟有關國家陸路運輸通道互聯互通的目標。中方高度重視與東盟國家構筑海上互聯互通網絡,愿采取有力舉措與東盟國家發展冷藏船、滾裝船以及集裝箱班輪直線,推進海上旅客和貨物運輸便利化。中國政府在2009年承諾向東盟國家提供的150億美元信貸共支持了50多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涉及幾乎所有東盟國家。我宣布,中方將追加100億美元信貸,其中包括4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

      第三,深化金融領域合作。中方愿與東盟國家加強央行合作和金融人才交流;通過互設金融分支機構等形式,推動金融市場開放;加強監管領域的對話合作;擴大本幣互換規模,推動人民幣與東盟國家貨幣在雙方銀行間外匯市場掛牌交易;逐步建立銀行間本幣清算合作機制,推進雙邊本幣結算業務發展;發揮“中國-東盟銀聯體”作用,為雙方企業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雙方要共同推動完善清邁倡議多邊化等區域貨幣互換機制,全面提升東亞金融危機救助水平,維護區域內金融穩定。

      第四,開拓海上務實合作。中方將設立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從海洋科研與環保、互聯互通、航行安全與搜救、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做起,逐步將合作延伸擴大到其他領域,形成中國-東盟多層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建議雙方成立相應機制對此加以研究,制定合作規劃。

      第五,深化科技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倡議明年作為“中國-東盟科技合作年”,在中國舉辦首屆中國-東盟科技部長會議。雙方要盡快簽署《中國-東盟科技合作協定》,啟動科技伙伴計劃。中方愿與東盟推進在綠色經濟、節能環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第六,更加重視社會和民生領域的合作。中方愿意設立10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為東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源;建議雙方在災害管理和人道主義救援方面建立機制化聯系,交流信息和技術,探討建立中國-東盟救災物資儲備庫;倡議設立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中方愿與東盟建立文化部長會議機制,建議明年舉行首次正式會議,探討制訂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行動計劃。

      今天,中國-東盟中心正式成立。雙方要積極支持中心開展工作,為促進友好交流與合作提供服務。

      蘇西洛總統,各位同事,

      中國和東盟各國高度評價20年來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取得的成就,對未來合作方向和重點提出了重要的建設性意見。中國-東盟關系的基礎是牢固的,潛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廣闊的。中國愿與東盟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密切協調與配合,努力推動落實達成的各項共識,更多造福人民,為地區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編輯:鄭克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