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早餐”工程二度夭折
知情人告訴記者,海口市有關部門在到外地考察后,覺得“陽光早餐”確實不錯,于是就計劃將其引入海口,并和合作企業進行了接觸,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但后來由于人事變動、人員更替等多種原因,就把這項工程擱置了起來,現在幾乎沒有人愿意再提了。
為證實這一說法,記者11月3日聯系了當初負責推進“陽光早餐”工程推進工作的海口市“五大工程”辦公室,該辦公室負責人稱,這項工作目前他們已經不再負責,具體由海口市商務局分管。隨后記者又聯系了海口市商務局,并按照要求發去了采訪傳真,但截至發稿時仍未有回復。
其實這已是海口市早餐工程的二度夭折。
據報道,2005年12月,海口曾推出“放心早餐”工程。當時力挺這一工程的官員認為“(陽光早餐)可以解決政府部門關于再就業的壓力,改善下崗工人的生活待遇;從食品衛生安全角度上,可以促進食品衛生安全向健康、綠色規范化方面的發展,打擊了流動攤販,凈化了海口飲食市場的經營環境;再就是能夠切實地為海口市民提供衛生、方便、經濟、獨特‘放心早餐’。”
隨后,負責實施“放心早餐”工程的海南某公司投入120多萬元,第一批12輛流動餐車,在海口龍華區濱海街道辦和市民見面。政府部門把龍華區作為該工程首批試點區,并在該區人口比較集中的濱海街道辦設置12個試點銷售點,隨后又增加至25個。但由于受流動小攤點的沖擊、早餐品種少、長時間無變化等原因,“放心早餐”投入運營后幾乎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到了入不敷出的困難境地,最終不得不停止經營。
市民為何不買“民生工程”帳?
在“放心早餐”工程夭折后,有關人士總結放心早餐的市場再次被路邊攤搶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放心早餐品種單一。從上市至今,放心早餐都沒變過樣,雖然營養肉包做得不錯,每天能賣出40多個,但是放心早餐不能只靠營養肉包來維持吧。因為海口不少市民都比較喜歡吃海南粉,但放心早餐一直都未能增添海南粉這個早餐品種。二是沒有摸準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不少市民在購買早餐過程中,首先看的是包子的大小,然后再看質量,放心早餐的包子雖然內容豐富,但包子個頭比其他早餐店的小,因此容易被市民的第一感覺淘汰。三是,大多數早餐店是現做現賣,而放心早餐都是采取統一配送。雖然衛生了,但是并不符合市民的購買習慣。
而在海口市再次宣布推出“‘陽光早餐’工程”時,有媒體善意提醒,有關部門應汲取“放心早餐”工程夭折的教訓,認真進行市場調研再行推出。但讓人意外的是,這一工程尚未正式推出,就已半途而廢。
據稱,海口市有關部門在推出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放心早餐”、“陽光早餐”工程之前,都曾到外地考察取經,并對本地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據報道,海口市有關部門對廣西南寧的“”陽光早餐”工程進行實地考察回來后,“先后召開了4次會議,對引進‘陽光早餐’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進行分析、論證。”認為“根據海口市的實際情況,在海口市實施‘陽光早餐’工程非常有必要,而且可操作性強。”政府部門如此用心不可謂不良苦,但為什么這樣一項冠有“為民辦實事”名頭的工程,為何卻因市民不愿意買帳而屢屢陷入半途夭折的境地呢?其中緣由值得有關部門認真思考。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