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無防護攔。(記者 李云川 攝)
?海口網10月27日消息(記者李云川)“我們村的水泥路在修建東環鐵路時被從中截斷,施工單位為村民修建了一條臨時便道,該道路至今卻仍是泥路,路邊的涵洞積水成塘加上無防護欄存在安全隱患,專為村民外出耕種建成的橋下通道也長期無法通行,望有關部門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10月26日上午,瓊山區府城鎮那央村委會玉洲村多位村民向本報反映情況。
記者在村民的指引下,在那央村委會玉洲村看到,原來的水泥路被東環鐵路截斷了約200米長,沿鐵路邊另建了一條較為狹窄的碎石道路,路面坑坑洼洼并有多處小積水坑。那央村委會玉洲村村長周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東環鐵路施工需要截斷道路,后來施工方便修建了這條臨時通道供村民行走,并承諾等東環鐵主體完工后就將這條臨時通道恢復成同原先一樣的水泥路,但東環鐵路早已通車,這條臨時通道仍然還是泥土路。
周先生和村民指著臨時通道邊東環鐵路49號涵洞里約1米多深的積水說:“由于涵洞外道路的地下排水溝太小,上面的幾百畝田地的水從涵洞排出來,路邊就出現大量積水,曾經有學生不小心掉落過水里,幸好被及時救起。”
村民耕種通道涵洞處積水成塘無路可通。(記者 李云川 攝)
?
村民們同時稱,東環鐵50號涵洞是道路被截斷后,設立的一處連接原道路的橋下通道,可東環鐵路邊的排水溝卻在這處涵洞通道處斷裂,左右兩邊的積水均直接流到涵洞通道路面上,一遇下雨天車輛行人很難通行。
離東環鐵49號涵洞約200米遠的右側涵洞,已成為積水塘。村民們說,這處涵洞是專門為村民們外出耕種而建成的通道,因通道底的地勢低出地面近1米,現在通道內積水成塘,也沒有修筑好下坡的道路,現在村民們只能繞道幾公里,才能下田干活。
記者就此采訪了海南東環鐵路有限公司綜合部侯部長。侯部長表示,修建東環鐵路的目的是為了便民,如果在修路過程中,因施工單位工作不到位或設計上出現不足,影響了當地村民的正常通行和安全等,他們將積極妥善地為村民解決好問題。他們將派專人到那央村東環鐵路現場調查了解情況,如果村民反映的問題屬于他們公司的責任,他們將積極進行處理。
原水泥路被截斷變成了沆洼積水的臨時通道。(記者 李云川 攝)
原水泥路被截斷變成了沆洼積水的臨時通道。(記者 李云川 攝)
涵洞無防護攔。 (記者 李云川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