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董漫遠做客中新網解讀后卡扎菲時代利比亞走勢。
中新網10月21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董漫遠今日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在談及卡扎菲時,董漫遠稱,卡扎菲是阿拉伯世界一個很有影響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是一位擁有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同時又充滿激情的政治家。
董漫遠表示,卡扎菲是阿拉伯世界一個很有影響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是一位擁有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同時又充滿激情的政治家。卡扎菲一生都致力于包括利比亞在內的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崛起振興。他對阿拉伯世界在當今世界體系和國際秩序中所處的弱勢地位懷有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他希望通過謀求阿拉伯的聯合和統一來實現阿拉伯世界的崛起振興和整個民族的振興。
董漫遠說,卡扎菲在1969年九一革命成功并取得政權后,馬上開始了推進阿拉伯世界的聯合的進程。他曾經向許多周邊國家,包括埃及、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提議要求合并,并承諾合并后只做秘書,不當總統,他甚至還帶領民眾進入鄰國境內。但是周邊國家對此都沒有對此表現出興趣。在發現這條路行不通后,卡扎菲還嘗試推進非洲的聯合,并一度擔任過非洲聯盟的主席。此外,在他的領導下,利比亞由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家變身成一度富甲非洲的石油富國,這說明卡扎菲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領導人,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智慧投入到了阿拉伯世界振興的事業當中。
董漫遠認為,利比亞起初的街頭運動之所以能夠發展成大規模內戰,導致卡扎菲的下臺和死于非命,主要是因為卡扎菲采取嚴厲的鎮壓手段造成的。抗議活動最初是因民生和社會不公的問題引起的,并不涉及對獨裁的不滿。但是卡扎菲因為吸取了本-阿里和穆巴拉克的“教訓”,一開始就決定進行堅決的鎮壓,這才使得原本的和平抗議演化為暴力沖突。卡扎菲的鎮壓讓民眾認為自己之所以沒有在過去的42年中獲得利益,是卡扎菲進行獨裁統治的結果。加之42年的時間本身相當漫長,很難不讓人產生獨裁的聯想,因此民眾對民生問題的不滿一下升級為結束獨裁統治,實現國家民主過渡的訴求。而卡扎菲在鎮壓的過程中手段確實比較狠毒,因此他暴虐獨裁的形象就這樣被確立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