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中新社記者孫自法 攝
海口網9月30日消息??北京時間29日21時16分,中國“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起飛,將全新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0分鐘后器箭成功分離,太陽能帆板隨后正常打開,并且入軌后狀態正常。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溫家寶、賀國強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觀看“天宮一號”發射實況,祝賀“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據介紹,“天宮一號”飛行主要任務包括: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制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航天專家稱,“天宮一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正式啟動實施,這將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奠定基礎和前提。
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后,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350公里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等待交會對接;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入軌后2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后,飛船于1天內返回地面,“天宮一號”將升軌至自主飛行軌道,轉入長期運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為中國全新研制的載人飛行器,設計在軌壽命2年,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T1火箭是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改進研制,提高了運載能力。此次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47次航天飛行。
根據計劃安排,今年11月初,中國將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并開展首次交會對接試驗。
?
???相關新聞
?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