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3日消息? 在創業板開板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證監會2日召開媒體通氣會,其有關部門負責人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證監會沒有變相提高創業板企業業績門檻,創業板平均發行市盈率已降至36倍。
盡管創業板規定的“凈利潤500萬”“營業收入增長率30%”的最低門檻并不高,但實際上市的創業板企業規模往往大大高于這一標準。業界由此質疑,創業板沒有起到支持創業企業的作用。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此表示,創業板設立以來,證監會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核,不存在變相提高業績門檻的情形。
關于其中原因,這位負責人說,一方面,隨著近年來中國創新經濟的發展,以及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涌現了一大批創新能力強且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從創業板設立以來情況看,這些企業逐步成為創業板市場發展初期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保薦機構從自身情況考慮,在推薦企業時也往往優先推薦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相信隨著創業板市場的穩步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創業板發展壯大。
此外,創業板上市初期,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高超募資金等“三高”問題突出。隨著市場走弱,不少創業板企業股價下跌,跌破發行價的公司比比皆是,投資者面臨較大風險。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回應說,創業板市場設立初期,投資者預期積極、參與熱情較高,出現了新股發行市盈率大幅走高的情況。隨著市場各方對新股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加深認識,買賣雙方博弈加劇,高定價出現破發,甚至中止發行,有效抑制了盲目高定價的情況,市盈率出現了理性回歸。
數據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創業板平均發行市盈率為90.56倍,2011年6月以來已降至36.08倍,最低已降至18.12倍。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同時表示,創業板定位于支持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企業的發展。2010年3月,證監會發布指引,明確創業板市場階段性發展重點和導向,指導保薦機構現階段重點推薦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等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導向領域的企業。
據介紹,截至8月底,創業板已上市企業中,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的企業占比達到87.98%。
?
?
相關鏈接:
海南等11所證監局獲中國證監會部分審核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