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31日,華盛頓新聞博物館推出紀念9·11恐怖襲擊十周年展覽,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為此次展覽提供了與9·11恐怖襲擊相關的部分實物。圖為被恐怖分子劫持撞入紐約世貿中心雙塔的飛機殘骸。左上角為發動機殘骸,左下角為機身碎片,右為飛機降落設備殘骸。中新社發德永健 攝
??? 無限哀痛
“電話一直在響……”
博物館里一部部破舊的手機和尋呼機,讓人不禁想起恐怖襲擊當天的情形:救援人員正在緊急搶救遇襲者,電話鈴聲一直在響,沒有人有空去接,電話那一頭的人們瘋狂地撥打著親友的電話,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親友是否還活著……
華盛頓新聞博物館發言人凱西·特羅斯特說:“我想,最普通的人的私人物件就是最好的展覽品。那天早上,人們將這些東西揣在兜里,卻沒想到,那一日,竟是改變一生的日子。”
撫慰傷者
賠償范圍擴大華人受益
有關“9·11”事件受害人賠償的地理范圍本周宣布擴大到鄰近紐約唐人街的位置,這將讓華人廣泛受益。《紐約時報》報道,聯邦政府撥款設立的“9·11受害人賠償基金”重新考量賠償范圍的地理區域,進一步擴大了這一范圍。新規定將從10月3日開始生效。
經歷多年辯論后,國會于去年底通過“扎德羅加法案”設立這一賠償基金,以便讓在“9·11”事件中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救援行動的民眾獲得幫助,有些人因為當時暴露在有毒粉塵、氣體或煙霧中而得病。這一法案也正是以紐約一名探員的名字命名,這名探員在2006年因患呼吸道綜合征去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