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化工成本壓力加大
和新能源一樣,煤化工尤其是煤制油在國際油價暴跌時所受到的沖擊也相當大。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此前就提出過警告,煤化工行業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當油價處于高位運行時,煤化工的確具有成本優勢,但如果油價下跌則煤化工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
據業內人士測算,如果煤炭價格維持400元/噸,按照20年固定資產折舊和7%的利息成本測算,煤制油的出廠成本對應油價大概在60美元/桶。當煤炭價格上漲到600元/噸,煤制油成本將上升到74美元/桶。而目前,煤炭價格已上升到700-800元/噸。
“更何況,煤制油工程對水的消耗量相當大,如直接液化,每生產1噸成品油耗水量為5噸到6噸,間接液化的耗水量更達10噸-12噸。而我國主要產煤區山西、陜西、內蒙古的水資源相當匱乏。加上水價近年來也在上升,這使得煤制油的經濟性已大不如前。”一位業內人士說。
他表示,如果油價在80美元/桶以下,則煤制油的盈利空間基本為零。
除了煤制油外,另一大煤化工分支乙二醇的價格本周也應聲下跌。據生意社大宗榜數據顯示,此前一直較為堅挺的乙二醇價格自本周起開始下挫,周一國內平均報價為10112元/噸,周二的報價則為10067元/噸,跌幅為0.44%。
石化業前景不樂觀
如果說油價下跌對新能源、煤化工還只是間接影響的話,那么作為石油的直接下游——石化行業,無疑會受到油價下跌更直接的沖擊。
以芳烴產品為例。據生意社大宗榜數據顯示,受油價下跌影響,本周以來芳烴產品不同程度下挫。其中華北純苯報價下跌至8500-8600元/噸,下滑100元/噸左右,市場人士多持悲觀心態。江蘇二甲苯主流報價則在9300元/噸左右,也下滑了100元/噸。
數據同時顯示,自8月4日以來,丙烷價格逐日下滑,累計跌幅達到1.10%。丙烷分析師繆琦敏認為,預計后期丙烷仍會有小幅的下挫行情,且或會跌破2010年10月29日的丙烷價格。
辛醇則從8月初起就開始步入下行通道。根據生意社監測的國內各大生產廠家出廠報價來看,上周周初均價為14462元/噸,隨后行情大變,出現連續三次降價,下行至13762元/噸,跌幅為4.84%,同時成交量也急劇下降。
“原油價格上一次接近80美元還要追溯到2010年10月,而當時許多石化產品價格比照現在明顯偏低。在將2010年10月的石化100風向標與上周末的數據進行對比后可見,如石化產品重新回到2010年10月的價格水準(當時的原油價格和現在接近),則半數石化產品或有10%以上跌幅。”中國化工網總編劉心田對本報記者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