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文體>

    海口紅色記憶:我們那些英雄的前輩...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07-11 09:31

      我的姐姐符杏花

      海口市老干部符國道給本報講述其堂姐符杏花的感人事跡

      堂姐符杏花,海口市美蘭大致坡鎮咸來咸山良村人。1939年間,任咸來鄉婦救會主任,1942年在戰斗中犧牲。1942年日本人實行“三光”政策,我堂姐堅守在前沿斗爭,后被敵人包圍住,她和另一同志把最后一顆手榴彈高高舉起,與敵人同歸于盡。

      我是在堂姐的宣傳鼓動的聲浪中,在堂姐的帶領下走上革命之路的。

      日本占領海南島前后,形勢相當緊迫。

      一天,堂姐帶著一個花布袋裹著的東西回來了。到茅寮中坐定了之后,拿出了一本不厚不薄的書,是油印本的一本書。

      堂姐告訴我,這是朱、毛教打日本鬼子的書,叫《論持久戰》。乍一聽起,我脫口而出“啊,教人飼牛戰嗎?”(持久戰、飼牛戰為海南話的諧音)。她立即嚴肅地糾正我。我接過書本后,看到全是油印刷本,很多字印刷不清楚,是用毛筆描上的。字是正楷字,易看,模糊不清的已填寫清楚,但是,也好嚇人,厚厚的一本書,也不知深淺,犯難了。

      堂姐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開導我,要想打日本,要想干革命工作,就要不怕艱苦,不怕困難,那些拿槍上前線的人,生命都可以不要,你連一本書也不敢去讀嗎?

      五、六個日夜,我拼命地讀了又讀,終于把21個題,120個條目,47000多字的文章讀完。

      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堂姐時,堂姐像個孩子似的,高興得手舞足蹈,還親了親我,說什么我做了件天大的好事,當時那一刻我終生難忘。

      后來,經過幾個月的戰火洗禮,我可以單獨去完成一些任務,特別是她不易去完成的任務,諸如男、女黨員的碰頭,傳達口信,夜間集體約會,在敵營附近接收情報等等。

      就這樣,1940年1月,我被吸收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我的爺爺杜仁信

      讀者杜軍把存放爺爺遺物的陳舊木盒抱到本報

      “我有一位讓驕傲的爺爺,他老人家在我們晚輩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榜樣的作用,我聽大人們講了他很多英勇的故事”。?

      瓊山黨史上說,杜信仁,1916年出生,瓊山縣(現海口市)遵譚鎮儒題村人,幼年時熱愛勞動,勤奮讀書學習,一1942年考入瓊臺師范學校,除學好功課外,積極參與抗日救國宣傳活動。畢業后在遵譚學校任教,一直堅持宣傳、組織抗日隊伍,1937年正式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遵譚、永興等地秘密發展中共地下黨組織,1938年至1942年間先后在遵譚的重點村莊發展黨員,成立地下黨支隊和黨小組,培養介紹入黨的人有:沃吾村的周利親、周利運等。

      爺爺杜信仁培養發展黨員和黨組織生活重點在遵譚、永興地區,定期秘密過黨的組織生活,互通情報、保持聯系,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協調分工負責,有的負責組織破壞日軍的通訊設備,有的負責破壞日軍的橋梁、道路,破壞彈藥倉庫、除掉漢奸,宣傳抗日救國,還有一部分人參加抗日正規軍———瓊崖縱隊,他們都作戰勇敢、不怕犧牲。

      爺爺曾任瓊山縣(后改瓊澄縣)第二區抗日民主政府委員、瓊二區地下黨組織發展負責人,廣東省地下黨組織發展特派員。

      這時候漢奸對爺爺盯得很緊。爺爺多次被日軍、漢奸追殺,但都機靈逃脫。情況危急時,爺爺常常一人在山上或野外過夜,家中有剛滿三歲的孩子,卻很少有機會回家看一眼。家里人都是早出晚歸,一方面避免漢奸或日軍的殘害,一方面為地下黨送情報、當向導、送水送飯等。

      漢奸們日夜到處尋查爺爺的下落,宣稱:“不消滅大共匪杜信仁決不罷休……”“一旦發現蹤影,立即到日軍炮樓報告,用大兵力伏擊”。

      爺爺曾經對他的戰友說:“漢奸對我盯得那么緊,我可能有一天要落到敵人手里,我死也要抗日到底……”

      果然不出所料,1944年秋的一天黃昏,爺爺帶領3位地下黨員回遵譚地區開展對敵斗爭時,途中被漢奸發現,漢奸立即趕到附近日軍炮樓報告,日軍集中兵力,用機關槍在路旁到處布控埋伏。當三人到達紅柴江路段時,機關槍連續響了好久,最后兩人犧牲,一人負傷逃脫。過后日軍開慶功會,公布共匪杜信仁已被擊斃。

      爺爺犧牲后的幾天內,日軍派兵輪流看守,不準有人來抬拾尸體。爺爺犧牲時年僅28歲。

    相關鏈接:
    海南“紅色記憶系列特展”22日開展 呈現黨的光輝歷史
    海口紅色記憶之瓊崖第一個正式成立的縣委瓊山縣委
    [來源:海口網-海口晚報] [作者:] [編輯:黃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