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發現,運行2年多的天橋電梯要么“罷工”銹跡斑斑,要么屢發意外,而運營維護成本不菲
海口網6月14日消息??6月11日下午5時許,84歲的田阿婆在乘坐萬綠園大門前天橋上的升降梯時,被困近20分鐘一事被報道后,引起了廣大市民對天橋電梯運營及安全的關注。為此,記者走訪了海口市僑中、四中天橋電梯、海府立交天橋手扶電梯等發現,安裝使用才兩年多的時間,這些耗費不菲的天橋電梯,要么“罷工”銹跡斑斑,要么屢發意外,有的干脆則成了擺設。
現狀一 海府路立交橋手扶電梯——停運已久
12日中午,記者在海府路立交橋一側看到,這里的自動手扶電梯已經停止了運行。橋上面布滿灰塵、生活垃圾和痰漬,使得這座現代化的橋身透出幾分蒼涼。不僅如此,人踩在電梯的鋁板上,發出空蕩的異響,鋁板的一角已經翹起,踩上去感覺很不安全。來往的市民告訴記者,海府路立交橋東西兩側共3座天橋電梯,都已經很久沒有啟用了。
現狀二 四中天橋電梯——常因停電“罷工”
當記者趕到白龍南路四中天橋時看到,電梯管理人員老王正站在天橋電梯上,撿拾飄在正在運行的電梯上的樹葉。電梯不時會發出“吱吱吱”機械摩擦的聲響。
老王告訴記者,四中天橋每天啟用的時間是7:00-11:00,14:00-18:00。不過,周圍的市民卻告訴記者,電梯經常會因為停電而“罷工”。
現狀三 僑中天橋電梯——很少開啟
相對四中天橋電梯,位于海秀中路的僑中天橋電梯顯得更糟糕。記者連日在僑中附近走訪發現,僑中天橋電梯幾乎很少開啟,電梯周圍的玻璃還被砸出了不小的洞。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行人上電梯,眼睛被晃得幾乎睜不開,行走起來很不舒服。周圍的市民反映,以往該電梯也開啟,但是總是發出尖銳的機械摩擦的聲響,嚴重擾民,他們也多次向海口橋管、城管部門投訴。
現狀四 萬綠園天橋電梯——屢出故障
萬綠園設了兩座自動手扶電梯和兩座無障礙升降梯。然而,就在11日下午,一位84歲的田阿婆在乘坐該升降梯時卻發生了故障,電梯門打不開了,導致田阿婆被困近20分鐘。
據管理該電梯的工作人員稱電梯內有一部1.5匹的空調,但是人一進入到升降梯內,瞬間便感受到悶熱難當,氣溫明顯比室外高許多。
橋管部門
天橋電梯運營、維護成本高
據了解,目前海口一共有21座天橋電梯。其中萬綠園天橋4座,四中、僑中天橋分別2座,海府立交橋東西兩側共3座以及世紀大橋處8座等。目前世紀大橋處的8座不供游人用,至今未開通觀光功能。
海口市橋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坦言,像海府立交橋東西側的3座電梯,接的是路燈管理所的電,不知道為什么路燈管理所經常把電閘關了,另外考慮到那邊白天特別曬,小公園人比較少,最后就干脆決定不開了。但是每個月例行2次的保養照做,需要開任何時候都能啟動。
而世紀大橋處的8座電梯,自建成后,就未接到通知對游人開放。
此外,據了解,這21座電梯每個月2次的例行維保花費不少,要達到五六萬。像前幾天僑中天橋電梯發生異常,換了根鏈條花費了1萬多塊錢。“所以這些大件不壞就不壞,一壞就是要花大錢。”該負責人表示,很多零部件用了好幾年,不知道哪天又哪個零部件壞了。
除了電梯的維護和保養,電梯的日常耗電也值得注意。據了解,一臺扶梯式電梯一個小時的耗電量大約是11.6千瓦左右,垂直升降式電梯的耗電量是每小時8.7千瓦時。那么,細細算一筆賬,如一臺扶梯式電梯每天開啟10小時,一個月開啟30天的話,一臺扶梯式電梯一個月的耗電量在3480千瓦,一年下來就要41760千瓦。
市民聲音
新建天橋應吸取教訓杜絕人為浪費
據了解,雖然這些天橋電梯每個都配備專門的看管人員,但是自2008年海口的天橋電梯陸續投入使用開始,關于這些天橋電梯屢屢“罷工”,扶梯蓋板、零部件屢屢被盜,市民被各種原因困在無障礙升降梯里的報道屢見報端。
如今年1月22日上午,在海口市濱海大道萬綠園天橋,一名貪玩的六歲小男孩獨自一人乘坐天橋的電梯來玩,不料遇到電梯故障,被困電梯內半小時。同樣是這座電梯,2010年6月1日,因為溫度太高使用頻繁電梯“中暑”,導致一對母女被困在該電梯里面。
為此,網上不斷有網友質疑,才建成2年多的時間,且耗資不菲的天橋電梯,怎么就遭遇了如此多的尷尬,成了“擺設”呢?
據悉,當年海口市公布了即將修建21座天橋電梯的消息一經發表后,就引來不少質疑聲和反對聲。記者在一篇名為《海口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應該從長遠考慮》的網帖中看到,該網友認為,天橋電梯將面臨高昂的運營成本和維護及養護成本等,也不符合節能減排的宗旨。
對此,不少海口市民也有話說。“本來就不該安裝這些天橋電梯,不僅耗電,維護的費用也非常高啊。”海口市民劉先生認為,建天橋非常有必要,但是安裝電梯就實在沒有必要,一年下來,自動電梯耗電費用實在太驚人。
“其實很多天橋是為了學生出行安全所建,為什么不讓學生多運動呢?希望有關部門以后在做決策的時候可以做個具體專訪和調查。”市民張先生則表示。
記者了解到,除了對這些天橋電梯的現狀感到痛心之外,更多的市民關注接下來海口要建的4座天橋的設計是否實用。“以后要吸取教訓了,工程開工建設前認真做好規劃設計,全面考慮各種因素,杜絕這種人為浪費。”市民李女士說,龍昆南路等路段新修建的4座天橋不贊同再采用天橋電梯的方案,實用、安全就好。
不少城市天橋電梯遇同樣尷尬
經過網絡搜索,記者留意到,近幾年合肥、哈爾濱、深圳、北京等眾多城市也相繼在天橋上安裝了電梯。與海口的情況類似,這些城市的天橋電梯也遇到了與海口電梯類似的尷尬。如《合肥不少天橋電梯“掉鏈子”》、《哈爾濱首個天橋電梯剛用一年便停用》、《深圳13部天橋電梯成擺設管理方稱需保養》、《建好后從未啟用如今銹跡斑斑9部電梯竟成擺設》等類似的報道屢現網絡。
原本是為市民提供方便的設施,最后都陷入了尷尬。特別是2010年年初哈爾濱市首個配有無障礙升降電梯的人行過街天橋投入運行不到一年,天橋電梯便停用了。對此,有媒體還做了一篇標題為《天橋電梯是擺設根本不該建》的報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