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連查成品油走私案
走私油多為境外漁業免稅、補貼油,據稱與國內柴油每噸差價約1500元
海口網6月10日消息 記者昨日從各地海關獲悉,4月下旬以來,東南沿海各海關接連查處數宗成品油走私大案。據稱,這些油與國內成品油每噸差價約1500元,走私獲利空間較大。
杭州海關披露,4月底打掉從海上走私成品油的走私犯罪團伙,查獲走私柴油11000噸,案值1.06億元,涉嫌偷逃稅款3000萬元。5月1日至20日,汕頭和拱北海關也分別查獲數起走私“白油”和“紅油”的案件。
據了解,走私油中“紅油”是指香港地區專門用于工廠、船舶并添加紅色染色劑的免稅柴油,走私者運入境后濾色出售給工地或者漁船。臺灣當地漁船補貼用油呈現淡藍色,稱之為“藍油”。重油是指用作蒸汽鍋爐及各種加熱爐的燃料油,在香港免稅。“白油”主要來自臺灣和東南亞地區。這些補貼、免稅的油與內地市場存在顯著差價。
據跟蹤國內外油品市場機構易貿資訊的監測,這些免稅的柴油走私價與目前國內柴油差價大概在1500元每噸左右。易貿資訊分析師廖凱舜表示,我國成品油稅收大約在油價的三分之一左右,對漁業用油也沒有免稅之說,一般是油價調整時給漁業相應的補貼。
2008年1月1日起,我國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進口關稅稅率,繼從6%調整到2%之后,再從2%下調至1%,目前柴油的增值稅率是17%,另外還從量征收消費稅,每升0.8元。
■ 鏈接
近期走私一覽
5月1日晚,汕頭海關繳獲涉嫌走私“白油”501.32噸,估值435萬元。
5月10日,拱北海關連續查獲3起“紅油”走私案件,查扣“紅油”約80噸,案值約55萬元。
5月20日,拱北海關在伶仃海面查扣走私重油及“紅油”共120噸,案值61.2萬元,涉稅20.3萬元。
?
?
相關新聞:
兩中國公民被美特工跨國誘捕后承認走私違禁芯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