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8日消息??日本文部科學省27日宣布,從宮城縣氣仙沼市到千葉縣銚子市近海南北約300公里范圍的海底泥土中,檢測出最高濃度相當于通常水平數百倍的放射性物質。日本媒體認為,這說明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到海中的放射性物質已廣泛擴散。
據共同社等日本多家媒體報道,文部科學省指出:“海底已受到污染。放射性物質通過食物鏈,會在海洋生物體內聚集,有可能對海產品造成影響。”
本月9日至14日,文部科學省在從宮城縣氣仙沼市到千葉縣銚子市離海岸約15公里至50公里的12個地點采集海底泥土樣本,結果全部檢測出放射性物質。
濃度最高的地點位于福島第一核電站以東約30公里的水深126米的海底。每公斤泥土中銫-134的濃度達260貝克勒爾,銫-137的濃度達320貝克勒爾,碘-131的濃度為2.7貝克勒爾。文部科學省2009年在附近地點進行的調查中并未檢測出銫-134,銫-137在每公斤泥土中也只有1貝克勒爾左右。
文部科學省認為,由于海底地形和海流的影響,各個地點放射性物質的量存在差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