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面有:1、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日開啟,人民幣成重點;2、外匯局表示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3、證監會放行QFII參與股指期貨僅限套期保值;4、證監會放寬券商自營業務投資范圍;5、鐵道部表示今年鐵路投資規模超7000億;6、生物產業規劃6月份推出;7、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規劃年內出臺;8、商務部規劃提高藥品流通行業準入標準和集中度;9、國際板有望下半年推出或以美元計價。
今日A股市場出現了高開高走的格局,其中上證指數更是反復震蕩走高,漸有沖擊2900點的態勢。但午市后A股市場出現了指數沖高回落,但個股行情依然活躍的走勢特征。盤面顯示出,漲幅居前的個股主要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類似于圣陽股份、博威合金(601137)等新股與次新股,星河生物(300143)等個股也緊隨其后,說明游資熱錢的確有一定的轉向趨勢。二是類似于晉億實業(601002)、中國北車(601299)、中核科技(000777)等一些前期因為行業發展前景有分歧而跌幅居前的個股,他們在近期則由于新的行業催化劑而重新得到存量資金的認可,比如說核電將在8月份重新審批等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各路資金對此類個股趨勢的看好。如此的走勢就折射出大盤短線的確可能會因為市場缺乏跟風資金而難以持續漲升,但個股行情卻漸趨樂觀的特征。
分析人士認為,美元指數大幅反彈后雖尚未徹底擺脫下降趨勢,但隨著歐洲央行再次加息可能延后至6至7月份,以及美聯儲6月底QE2退出日期的日益臨近,短期內美元頹勢加劇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如果未來經濟數據沒有進一步亮麗的表現,大宗商品的壓力將會有增無減。雖然中期看,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有利于舒緩國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與中下游行業成本壓力,不過由于目前A股仍處于大跌后的喘息階段,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短期沖擊仍將顯現。
在《2011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對宏觀經濟形勢判斷明顯偏向樂觀。這將更加堅定央行在二季度繼續執行兩個任務:收縮流動性和信貸額度管理。緊縮預期對市場的壓制依然存在。但同時我們認為,本周三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份經濟數據難以"雪上加霜"。 4月份CPI難超5.2%-5.5%的市場預期,4月份PMI指數反映的中國經濟增速仍有下降的可能,特別是需求增長減慢導致庫存調整,并引起經濟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這一負面信息已經在前期的下跌過程中得以消化。因此只要工業增加值與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下滑不超預期,經濟數據的披露可能帶來市場憂慮情緒的舒緩。
因此短期市場可能進入弱反彈周期。我們認為,A股市場重返升勢的時點可能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之間。
?
???相關新聞
?
今日市況:大盤為何再度大跌?把握抄底關鍵時機點位
今日市況:神奇數字暗示紅五月 或將啟動最大行情
今日市況:莫名下跌如何解讀 A股還將擠泡泡?
今日市況:防御中等待進攻號角 警惕"連環套
今日市況:揭秘大盤下跌深度原因 五一前有哪些機會?
今日市況:A股陷入"春困行情" 兩原因向下看齊
今日市況:主力自彈自唱到何時
今日市況:便宜貨行情能否持續?
今日市況:股指將加速上行? 一板塊在蓄勢
今日市況:兩板塊離大跌不遠?周末央行出什么招
中金公司:短期內市場將更加謹慎 或將繼續回調
本周主要觀點
我們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仍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總體來看,雖然二季度以來,美國經濟復蘇受到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影響,通脹有所抬頭,個人消費趨緩,部分經濟數據不及預期,但是制造業依然保持強勁,而就業市場的強勁復蘇表明企業比以前更加樂觀,"就業~消費"正循環仍是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目前經濟數據并未出現顯著的下行趨勢。
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調有利于緩解通脹壓力。如果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升勢受阻,或者回調,這將會減輕全球范圍內的通脹壓力。雖然在未來的數月通脹的翹尾因素仍然存在,但新增因素將逐漸減小,因此在大宗商品價格不繼續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通脹將至少維持穩定,甚至將會有所下降,新興國家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將會得到緩解。
通脹下行對應的經濟增速放緩將會比較有限。未來經濟增速放緩的程度將會如何?長期以來,通脹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一種折中的關系,即經濟增速加快將抬升通脹。從主要國家的情況來看,除去歐元區以外,CPI下行所對應的經濟增速放緩并不十分明顯。實際上,現在仍然只是新興國家面臨著較大的通脹壓力,發達國家的通脹仍然較低。而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調,將會降低世界范圍內的通脹壓力,因此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都將會有更多的政策空間來保持經濟的增長。
短期內市場將更加謹慎,有繼續回調的風險。在企業盈利的正面刺激作用逐步消失之后,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來判斷經濟復蘇是否有明顯的放緩趨勢,尤其是美聯儲在6月底退出QE2之后經濟復蘇是否能夠持續,但市場將為此而擔憂。同時,信貸市場在5月份將經受較大的來自歐元區各國的考驗,歐債危機將會反復。另外,圍繞美國消減財政赤字和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也會有負面消息沖擊市場。股市上向來有"SellinMayandgoaway"”(五月賣出后離場),的說法,雖然歷史統計數據并不支持這一點,但我們認為在短期內由于上述因素的緣故,投資者應保持謹慎。
東吳證券:業績變臉致使價值回歸
上周只有四個交易日,雖然其中有三天收陽,但周k線收陰的格局仍未能改變。具體來看,周二延續了節前的反彈勢頭,但量能未能有效放大;周三的大陰線對市場的負面影響最大,當日上漲的個股家數不足一成;周四周五在外圍股指下跌、國際貴金屬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回落的拖累下,股指呈現弱勢震蕩格局。盤面上,上周黃金、有色、煤炭等資源類板塊處于跌幅前列,而醫藥、農業等防御類板塊贏得了較好的市場人氣,電力、紡織則在提價和退稅等利好預期下出現逆勢上漲行情。整體來看,上周股指再創新低,成交量繼續保持低位,下跌趨勢仍在延續,但下跌速度略有減緩。
業績變臉致使價值回歸
2010年及2011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體在取得較好業績增長的背后,素有"三高"之稱的中小市值板塊卻出現了令人擔憂的情況。以創業板為例,據統計,目前已經上市的212家創業板公司中,2010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出現同比下降的有15家和21家,而從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來看,這一數據分別為32家和48家。雖然在上市之初均有細分子行業龍頭之稱,但僅僅在經歷了一年,甚至一個季度的時間洗禮后,業績的增長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受此影響,這212家公司在2011年有197家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占比超九成,其中最大跌幅近50%。因此,業績的變臉已經使得"三高"公司踏上了價值回歸之路。
下跌趨勢未見扭轉跡象
不斷引爆的業績"地雷"使得本輪始于3067點的調整持續了13個交易日的時間,而也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滬指連續跌穿了3000點和2900點兩道整數關口防線,5日均線、10日均線紛紛掉頭向下,年初以來的上升通道被打破,上漲勢頭也發生了明顯改變。從本輪調整來看,下跌放量反彈縮量的特征尤為明顯,這表明場外資金參與反彈的熱情并不高,市場仍被空頭占據主動。而個人認為只有當股指不創新低,且連續三天站上5日均線,下跌趨勢才有可能改變,而目前這兩個條件都不能滿足,因此下跌趨勢還難言改變,堅持右側交易的投資者仍需繼續等待。
投資策略和熱點板塊
截至上周,大盤已經連續三周收陰,同時成交量逐級萎縮,市場調整格局明顯,短期賺錢效應大不如前。在這樣的環境下,該采取左側交易還是右側交易方式勢必將成為困擾投資者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三高"個股的業績增長令人擔憂,堅持左側交易的估值體系正在不斷下移,投資者對此應該保持高度警惕;而對于堅持右側交易的投資者來說,目前市場在連續超跌后,技術上超賣現象明顯,本周出現反彈是大概率事件,但在業績擔憂和通脹壓力揮之不去的前提下,參與此類反彈并獲利的難度較大,因此建議穩健投資者在下跌趨勢未發生改變之前一直保持低倉位。而對于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短線投資者來講,本周可關注超跌過后的反彈機會,但在操作上需采取快進快出的原則,此外可逢低關注股價跌破非公開增發價且機構未解禁的個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