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反對派的打法很“浪漫主義”,圖為一群利比亞東部的反對派持槍民眾,從東向西步行前往正在發生大規模激戰的中部石油重鎮、重要油港拉斯拉努夫。卡扎菲和反卡扎菲勢力為了煉油設備密集的拉斯拉努夫,連續激戰數天。(資料圖)
?
人體盾牌VS精確打擊:在利比亞親歷空襲
利比亞局勢并未像當初所設想的那樣:西方發動攻擊后,政府軍節節敗退,反對派武裝乘勝追擊,很快就一統利比亞。
《國際先驅導報》特派記者李騰、辛儉強 記者梁嘉文發自的黎波里、北京政府軍與反政府軍、西方軍隊與利比亞政府軍,不對稱戰爭在多條戰線上展開著。
利比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膠著的東部前線,尤如一場皮卡車之間的戰爭。不論是政府軍,還是反對派武裝,除了少量的裝甲車輛外,士兵和平民都是開著背后架著機槍的皮卡車或者家庭小轎車前進。
在艾季達比亞前線,有中國記者看到,反對派武裝多以家庭或親戚朋友為單位,開著私家車,拉著毛毯和彈藥,興奮地往前線跑,一旦遇到政府軍的狙擊,就盲目放槍,然后一窩蜂撒腿往回撤。這位中國記者形容反對派的打法很“浪漫主義”。
西方針對利比亞政府軍的空襲,則是一出“老鷹抓小雞的游戲”。
在法英美等國戰機的轟炸下,利比亞政府軍丟盔棄甲。3月23日,在艾季達比亞前線,一個利比亞裝甲團遭到法國戰機的空襲。趕往現場的中國記者描述:全團70余輛坦克、步兵戰車、指揮車和雷達車,在20分鐘內被法軍全殲,其中有先進的俄制T-90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無一能逃脫。
戰爭目前仍然在持續。利比亞政府軍依然頑強,反對派始終一盤散沙。據報道,在東部艾季達比亞和班加西,政府軍化整為零,潛入城內與反政府武裝,展開了街巷戰。一些坦克更是開入居民密集區,以躲避西方戰機的打擊。西方的打擊目標,更是擴大到了首都的黎波里。
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仍然缺乏重武器,能夠操縱這些裝備的人員更少。圖為3月23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人員在艾季達比耶城外收集一輛廢棄坦克中的彈藥。
?
兵營前的數千人體盾牌
“勝利之林”是的黎波里市內為數不多的涉外飯店,也是利比亞對外新聞總局新聞中心所在地,世界各國的記者大多云集于此。飯店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與阿齊齊亞兵營相鄰,這是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官邸,曾經在1986年遭到美國戰機的轟炸。
19日下午2點,利比亞政府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突然出現在身后,神秘地靠近本報記者耳朵說,“今天給你們一次特別的采訪,請即刻出發。”這是難得的采訪機會,因為至進入利比亞并下榻這家飯店以來,利比亞官方嚴禁外國記者私自外出采訪,甚至外國記者都不允許出飯店的大門,哪怕到對面的小賣部買瓶礦泉水,都會被飯店保安制止。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安全考慮。
等待將近2個小時后,利比亞新聞官才通知上車,三輛中巴載著70余名外國記者以及當地記者出發,在車上才打聽到目的地是阿齊齊亞兵營。
記得5年前,本報記者曾進入兵營,并在帳篷里采訪過卡扎菲,兵營的圍墻有4米高、半米厚,全部由鋼筋混泥土建成,占地達4公頃。兵營里如同迷宮,道路彎彎曲曲,還有不少路障,進入兵營核心至少要經過3道門,每道門前都有警衛和便衣把守。
但是,今天的阿齊齊亞兵營與昔日不同。盡管這里依然戒備森嚴,每隔一兩米就有一名站崗士兵,路邊還停放著諸多搭載有重型機槍的武裝車輛。但是安檢相對比較簡單,并且兵營里早已擠滿了民眾,支持卡扎菲的民眾高呼口號,爭先恐后地往里擠。
顯然,利比亞政府意圖是,讓外國記者感受民眾支持卡扎菲的熱情,以及對西方的憤怒。包括老人、婦女、兒童的數千民眾,聚集在兵營的廣場上,發誓要抵抗西方的侵略。他們告訴記者,他們要整晚呆著兵營,做人體盾牌,保衛他們的國家,保衛卡扎菲。
卡扎菲的女兒阿伊莎,戴著頭巾,更像是位年輕的大學教授,她站在敞篷車上來到廣場中央,鼓舞民眾的士氣,頓時蜂擁的民眾情緒高漲到了頂點。廣播不時播放著卡扎菲呼喊口號的聲音,狂熱的民眾則跟著一起呼喊。
利比亞反對派成分復雜,退伍軍人和少量“基地”組織成員是少數具備一定戰斗力的骨干。(資料圖)
?
近萬米廠房被徹底摧毀
就在當地時間3月19日晚,法國戰機飛臨利比亞東北部領空,率先發起攻擊;兩個多小時后,美英軍隊跟進,它們在地中海上的軍艦和潛艇,發射了112枚“戰斧”式巡航導彈,打擊了利比亞西部沿海的20處防空目標。
這一天,正好是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8周年。19日開啟的“奧德賽黎明”軍事行動,由法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意大利聯合參與,卡塔爾、比利時、荷蘭、挪威和丹麥證實有意加入。
當地時間3月20日凌晨2點半,天空中聽到導彈劃過的聲響,然后是高射炮爆炸的聲音,本報記者看到一串串橘紅色的防空炮彈,從海岸線方向射向天空。很快傳來消息,利比亞國家電視臺報道,法美英聯軍炸毀醫院等多處民用設施,導致48人死亡,150人受傷。
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22日下午,在西方聯軍發動打擊的第三天,利比亞官方首次組織外國記者參觀一處轟炸現場。被炸地點位于的黎波里北部艾卜·希塔區內,一處軍港維修和培訓廠房,與居民密集區僅一街之隔。駐守士兵告訴《國際先驅導報》,21日晚9時30分,地中海上的美國軍艦發射了7枚導彈,整個廠房已經被徹底摧毀。
面積近萬平方米的廠房,只殘留一些鋼筋支柱,鐵制頂棚完全洞開,里面的4輛俄制反艦導彈車載系統、一套雷達控制臺,以及幾輛軍用車輛,均被完全摧毀。廠房外,一輛載有喀秋莎火箭發射器的軍車,及3輛軍用卡車也被炸成了冒著白煙的空架子。
對于是否有平民傷亡,利比亞政府與西方各執一詞。利比亞政府指責西方轟炸目標針對平民,但法美英軍方給予了否認。記者提出要前往醫院采訪平民傷員,但并未得到利比亞官方的答復。
據記者觀察,首都的黎波里每晚八九點鐘,或者午夜時分,都會聽到高射炮清脆的聲音,因為目前的黎波里的氣象條件良好,防空炮彈交織形成的火力網相當耀眼。
卡扎菲的兒子已喪生?
3月21晚約9點30分,美軍參與轟炸行動的一架F-15墜毀,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一名被反對派救起,一名被美國海軍陸戰隊直升機接回。美國軍方宣布,飛機因為機械故障墜毀。但利比亞官方則舉行了慶祝,聲稱利比亞防空炮彈擊落一架美軍戰機。
互相矛盾的消息不只這一條。幾天前,在班加西墜落一架戰機,反對派宣稱擊落了政府軍的戰機;而政府軍則宣布擊落戰機是反對派一方的,并鼓舞士氣說,48小時之內拿下班加西。消息傳至的黎波里,民眾歡欣鼓舞。
對于美軍戰機墜落的原因,外界觀察家傾向于被擊落,原因有兩點:一是F-15E擁有兩臺性能良好的發動機,兩臺發動機同時故障的可能性很低;另外,利比亞政府軍的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對低空戰機擁有巨大威脅力;1986年美軍戰機轟炸利比亞時,曾有一架戰機被這種單兵武器擊落。
更具吸引力的消息是,卡扎菲的兒子哈米斯已經在空襲中喪生。反對派的這一消息,立馬遭到了利比亞政府的否認。據傳,當前卡扎菲有3個兒子正在前線帶領精銳部隊作戰。
從東線傳來的消息,那里的政府軍部隊損失慘重。據目擊者稱,從艾季達比亞到班加西的高速公路上,一路都是被轟炸得面目前非的政府軍坦克和裝甲車殘骸,當中也有一些沒有軍方標志貌似平民私家車的車輛。觀察人士認為,如果卡扎菲的兒子指揮了這些裝甲部隊,那他當時逃生的可能性為零。
?
卡扎菲還在強撐
3月20日夜間,卡扎菲位于的黎波里的官邸被西方聯軍的導彈完全摧毀。但沒有消息證實,空襲時卡扎菲處于官邸內。當天,卡扎菲以給打電話的方式,通過利比亞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宣稱要打開武器庫,武裝人民,跟西方打持久戰。此時,卡扎菲開始隱匿自己的行蹤,以躲避西方聯軍的“斬首行動”。當地分析人士認為,卡扎菲應該藏身于密集的居民區不起眼的建筑物里。
聯軍發動空襲已經數天,法英美稱軍事行動取得了滿意效果,利比亞半數以上防空力量被摧毀,已經具備建立禁飛區的初步條件。但是,利比亞局勢并未像當初所設想的那樣:西方發動攻擊后,政府軍節節敗退,反對派武裝乘勝追擊,很快就一統利比亞。
卡扎菲依舊強硬,政府軍作戰意志堅決,西部多數地區仍然牢固地控制在卡扎菲手中。一定程度上,西方發動的空襲激怒了利比亞民眾,提升了卡扎菲的支持率。
3月22日晚11點半,利比亞電視臺直播了卡扎菲在阿齊齊亞兵營接見示威群眾的畫面,當卡扎菲乘車離開時,示威群眾群情激昂,圍住車輛,高呼擁護卡扎菲口號。
這讓記者想起3天前,在阿齊齊亞兵營,一位名叫艾什拉夫的大學生攔住本報記者,高喊:“我們愛卡扎菲,他是我們的父親。是他,帶領我們擺脫了意大利的殖民統治。法國人、美國人,你們來吧,我在這里,要炸就炸我吧!”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幾乎每個接受采訪者都眾口一詞,認為西方人發動的是新的“十字軍入侵”,目的是為了奪取利比亞的石油資源。
而西方聯盟內部對于下一步行動目標分歧未解,美國稱軍事行動很快就會緩和下來,而法國卻不斷升級打擊范圍和目標,英國甚至宣稱要炸死卡扎菲。想必借助人體盾牌四處躲藏的卡扎菲也在緊張觀望權衡,不知道他是否能躲過被“精確制導”的劫數。
法國戰斗機對利比亞地面部隊展開猛烈轟炸,T-72坦克部隊在班加西郊外損失慘重。(資料圖)
????在班加西郊外被炸毀的利比亞政府軍的T-72坦克和薩姆-11防空導彈。(資料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