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刮骨療毒”的警示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顯示,我國去年共有4500萬網民遭受網絡欺詐,損失金額達76億元。調查還顯示,35.2%的網民對互聯網誠信狀況感到不滿。從搜索引擎競價排名到網絡購物頻陷“假貨”泥潭,誠信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網購的軟肋。
作為國內電子商務最新的舶來品之一,國內團購網站在2010年內迅速擴展為“千團大戰”局面。然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關于團購誠信與認證的呼聲已經日漸高漲,缺乏監管、商家追逐眼前利益等使得團購再次面臨互聯網的誠信軟肋。
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羅云認為,互聯網急需一個公正的第三方信用評價和監管機構,不但接受買家投訴,也定期檢查像阿里巴巴這類交易平臺的規范性,解決自我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或者不公現象。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將考慮請第三方公司來幫助阿里巴巴共同進行認證審核。“但確實有一些供應商用戶想辦法鉆漏洞躲過了認證,而且我們也發現我們有部分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協助其中。”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最近幾年,中國的網購市場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長,得益于誠信體系的建設。電子商務是商業誠信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也應該成為重建誠信體系的領跑者。
“馬云的刮骨療毒應該視作對整個互聯網誠信問題的一次警告,如何營造誠信,是未來各種互聯網平臺競爭的關鍵。”方興東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