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考生追捧高校自主招生聯考 是機會還是負擔?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02-20 20:19

    2月20日,一名參加北大等十三高校聯考的考生步入天津南開大學考場。新華社發(李想 攝)

    ????新華網廣州2月20日電 元宵節后的第一個周末,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全面展開。以清華大學為首的7所高校和以北大為首的13所高校舉行的聯合自主招生考試,19日、20日相繼舉行,加上不久后舉行的由北理工等組成的9所理工類高校聯合自主招生考試,預計全國將有約20萬學子趕考。

    ????相比每年有1000萬考生參加的高考而言,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雖然僅占極小份額,卻引發強烈關注:自主招生聯考是對考生再次加壓還是多種選擇?是增加高校辦學自主權還是另一場生源爭奪戰?公平性和自主性何以“兩全”?記者深入采訪考生、家長和學校,試圖探尋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改革走向。

    ????“尖子生”扎堆,高校自主招生聯考成“小高考”?

    ????比較學校、準備簡歷、填報名表、準備筆試……盡管離今年高考剩下不到半年時間,但廣東實驗中學的小朱在春節期間仍把大部分注意力轉移到名目繁多的高校自主招生上,“為了不到1%的機會,我已經付出了100%的努力。”

    ????2003年,教育部開始在全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全國各地高校都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進行招生考試的歷史。到2011年,自主招生的試點學校已由最初的22所擴大至80所,且以聯盟的形式聯合招考,形成“三大一小”陣營,其中,單是以清華為首的“華約”和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北約”,便集中了大陸地區傳統實力較強的19所高校。

    ????“以往清華獨立招考,能通過資格審查的學生不多。但今年它組成的聯盟軍有7所高校,學生即使沒過清華的資格審查,但通過了其余6所中任一所,也能參與‘華約’的測試,這讓很多考生躍躍欲試。”廣州廣雅中學教導處主任何智介紹。

    ????19日一大早,“華約”聯考南京電大游府西街考點前已擠滿考生和家長。來自江蘇泰興農村的考生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兒子是黃橋中學高三的一名“尖子”生,通過了北大報名。雖然沒為考試特別準備,但時間、經濟的花銷還是有些吃不消。“本來孩子還報了其他學校,為了不干擾高考復習節奏,節省開支,就不去考試了。”

    [來源:新華網] [作者:鄭天虹 凌軍輝] [編輯:王小暢]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