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
    治醉駕 需法律文化雙管齊下
    治醉駕 需法律文化雙管齊下
    來源: 西安晚報 作者:李曉亮 時間:2010-12-22 11:34

      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時,對“危險駕駛犯罪”條款進行了再次修改,進一步加大了對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的懲罰力度。根據最新的修改,醉酒駕駛機動車,不管情節是否惡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將按照“危險駕駛”定罪,處以拘役,并處罰金。(12月21日《西安晚報》)

      以前,針對醉酒駕車、飆車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現行法律法規當然也有規制,但從實效來看,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一審稿中,新增了危險駕駛犯罪。但要拘役的話,必須滿足“情節惡劣”這一前綴。而對照此前的現實執法,我們可以推測這個模糊規定,會讓自由裁量范圍變得有些隨意。

      現在,二審稿規定不管情節是否惡劣、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危險駕駛”定罪,處以拘役、罰金等處罰,是一個針對性前瞻性的糾偏。那么,這算是嚴刑峻法嗎?其實,不管是參照目前國內酒駕、醉駕、飆車等惡性交通肇事現狀,還是參考國際維度的相關法律法規,這個“醉駕入罪”都算不上多么嚴苛。

      因為,這個“危險駕駛”罪僅僅局限于“醉駕”,而非更徹底的“酒駕”。

      關于醉駕、飆車等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現行法律中不乏足夠嚴厲的處罰條款。還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不同罪名,但因各地量刑不同,實際懲戒效果也受影響。為何民眾印象中,醉駕等行為不降反升呢?主要原因或還在于執行力上打了折扣。

      現在,“醉駕”入刑法,拘役治醉駕,讓人看到了制度性求解之道。只是,在法律威懾之外,還應配合成熟文明的汽車文化的浸潤,以改良和消除那些違法沖動。汽車社會倏忽而至,但是我們社會中的汽車文化遠未成熟。蘭州老人的板磚,讓我們見證了人行道上的“斑馬線之怒”。汽車禮讓行人,應該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基本規則。同樣,酒駕、醉駕、飆車等違法行為中也蘊含著汽車文化的不成熟。如何從司法和文化兩個維度來揭開醉駕困局,無疑到了必須破題的時刻了。

    (編輯:黃尉)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