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日本和美國開始為期8天、迄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圖為日美官兵在駐日美國海軍佐世保基地舉行基地警備訓練開幕式。新華社/共同社
?
剛剛結束的美韓聯合軍演最終沒有引發更大規模的朝韓軍事對抗,但相關各方并未因此松口氣,為期8天的大規模美日聯合軍演于3日開始粉墨登場。
“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相互炮擊,持續半年多的美韓、美日連番軍演,一直在使東北亞時時處于高危狀態。
超大規模軍演 誰是美日假想敵
12月3日至10日這8天里,日本周邊海域、空域和基地在上演“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美日聯合軍演”——4.4萬名官兵、60艘艦艇、400架飛機參演的規模,是剛結束的美韓軍演的6倍,而且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也加入進來。
美韓幾天前公開聲稱聯合軍演針對朝鮮,“向朝鮮展示武力威懾”。那么美日軍演呢?針對目標是單一的還是多重的?
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在演習開始前對媒體的說法是,軍演“自然會考慮到周圍安全環境變化,但我們不針對某個特定國家”。
但日本防衛省有官員已公開宣稱:“必須向中國表明,日本有能力保衛西南諸島民。這也是日本‘抑制力’的體現。”
《讀賣新聞》解釋說,作為日美聯合軍演的一環,因為有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參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在東海的中國海軍的牽制。
表面威懾朝鮮 實際惡心中國
日本《赤旗》報稱,此次日美軍演主要內容是演練對沖繩以東海域的島嶼防衛,雖然沒有明說是在撞船事件后針對釣魚島的特定演習,但不可否認,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演習來彰顯日美軍事同盟的強大,進而對中國進行牽制。
此間有分析指出,美日軍演安排在朝鮮炮擊延坪島、美韓針對朝鮮進行軍演之后,表面上是“威懾朝鮮”,而實際上則是“以中國為假想敵”,向中國展示武力,“否則,在美韓日都評估朝鮮不愿意打、也打不起‘熱戰’的情況下,美日為何還展開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軍演?”
日本鼓噪尤酣 三國同盟現形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派出軍事觀察員參加了此次美日軍演。而日本也曾派出觀察員參加美韓7月的軍演。
“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炮擊”事件后,日本官方高調地對朝鮮表示強硬。其態度之堅決、之強硬,甚至超過了韓美。
“延坪島炮擊”事件后,中方提出盡快召開六方會談團長緊急磋商。最明確表示反對的,是日本。
還有,近一年來,無論在美國白宮、國務院、國防部舉行的有關朝鮮問題新聞發布會上,還是在華盛頓國會、智庫舉行的相關聽證會、研討會上,日本媒體似乎表現得比韓國媒體更加積極踴躍。有關美國對朝政策的各種“內部消息”,也是日本共同社傳得最多。
一位在美交流的韓國學者對本報記者說,“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炮擊”事件,為日韓彌合因歷史問題造成的不信任提供了一個契機,也為合并美日、美韓同盟而成為美日韓三國同盟提供了絕佳機會。
過去美國在闡述東亞安全戰略時強調,“美日同盟是美國東亞安全戰略的基石”。如今,上至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國防部長蓋茨,下至美國多個智庫及眾多媒體,一再強調美國實踐對“東亞盟友們”的安全承諾對美國亞太政策的重要性。而這所謂“東亞盟友們”,不再是單指日本,已經也包括了韓國。
在美、日、韓冷對中方提出的“六方會談團長緊急磋商”后,3國外長6日卻要在華盛頓開小會,“討論朝鮮半島最新局勢及其對地區安全的影響”,充分體現出3國同盟一致對外的緊密性。
嚇不倒朝鮮 美國仍不放軟
“天安號”事件后這半年多來,美、日、韓3國在中國東海、黃海等海域舉行了多次軍演,大舉“向朝鮮展示”武力威懾,結果朝鮮問題卻絲毫沒有積極進展,反而激出了朝鮮向美國展示新的“核能力”、“延坪島炮擊”事件,以及“可能發生”的朝鮮“第三次核試驗”。
美國的不少朝鮮問題專家認為,目前美國制裁加武力威懾的對朝“戰略耐心”政策,已經“走向了死胡同”。事實證明,朝鮮在“擁有核能力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再這樣下去,半島無核化目標將變得遙不可及,美國可能不得不面對“一個危險的核國家”。
美國官方如今一致認為,朝鮮一系列“挑釁性行動”為的是吸引注意,獲得與美國進行談判的籌碼。
那么,為什么美國不改弦更張,重新開始對朝鮮的接觸呢?
美國前朝鮮問題特使普里查德對本報記者解釋稱,目前不是美、韓展開對朝“接觸政策”的好時機,因為兩國不愿“被朝鮮脅迫回到談判桌”,而且要避免向朝鮮發出“挑釁行為反而被補償”的錯誤信號。
有專家認為,無論美國還是朝鮮,都不會愿意把小規模“事件”升級為大規模“熱戰”——雙方都承擔不起這個后果。朝鮮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雙方的差異是,談判時機的選擇,以及談判籌碼的積累。
美國要的是重握亞太主導權
對于朝鮮半島難題,美國上下不得不承認中國在其中的“關鍵性作用”,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對朝鮮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尤其在“延坪島炮擊”事件后,美、日等國一再強調中國“責任論”,要求中國“約束”朝鮮。
美國為什么一面要求中方發揮作用,一面又拒絕中國倡導的六方會談呢?
美國相關專家認為,這背后有著中美之間在亞太地區主導的博弈。
近一年多來,華盛頓政治圈幾乎異口同聲地認為,美國政府過去陷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兩場戰爭,忽略了亞太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區,要求奧巴馬政府“重新重視亞洲”、“平衡中國在亞太日益膨脹的影響力”。
而日本共同社借機拋出的“中國把南海問題列入核心利益”這一“重磅炸彈”,以及朝鮮半島危機,為美國提供了求之不得的重大契機——重新拉攏漸顯離心的亞太盟友,凸顯美國軍事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