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秦始皇祖陵盜墓案追蹤:盜墓者專業化程度較高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0-11-28 09:25

      海口網11月28日消息? 秦始皇父母的陵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秦東陵一號陵園10月份發現一個30多米深盜洞,并直通一號大墓主墓室內的黃腸題湊。目前,專案組已抓捕了數名犯罪嫌疑人,但此次被盜絕非首次,國寶級文物屢遭盜挖的情況值得關注。

      >>盜墓者

      專業化程度較高

      據考古調查資料,秦東陵面積達27平方公里,陵區內有4座陵園,其中一號陵園南北寬1800米,東西長4000米,總面積72萬平方米,經鉆探發現2座亞字形大墓。如今盜洞直通的主墓室就是1986年最先發現的一號大墓,有專家認為其墓主很可能是秦始皇母親帝太后(史稱趙姬)。

      據介紹,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盜墓分子的犯罪活動近年來呈現出專業化、集團化和智能化的傾向。據爆破專家分析,30多米的盜洞是用火藥炸出來的,專業化程度很高。盜墓分子利用爆炸產生擠壓作用的原理,用洛陽鏟等工具挖出土,形成數米不等的細長土洞后,向內裝上炸藥,人走到遠處點燃引線引爆,如此反復(最多幾天時間、最短則數小時)就一路爆到了30多米地下的主墓室。

      當然,盜墓技術再先進也離不開傳統的方式如利用當地人了解情況等。據了解,在這次抓獲的9名犯罪嫌疑人中至少有兩人就住在一號大墓附近的村莊,其他人多為河南等外地人,他們利用當地線人提供的信息,找到大墓后把炸藥等作案工具放置在鄰近村上,深夜一兩點時即開始盜墓活動。

      >>文保所難以發揮作用

      進一步的調查表明,一號大墓發生盜掘絕非首次,犯罪分子很可能是利用了去年冬天的一次不很成功的盜洞“經驗”。

      據辦案人員講,去年冬天秦東陵文管人員接到村民舉報有人在盜挖一號大墓,經在田野中仔細踏勘發現一個深達20多米的盜洞,并在大墓附近發現一輛不明來歷的警車。文物人員報案后,斜口派出所民警來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在蹲守幾個夜晚未能抓到盜墓分子后,文物人員即對盜洞進行簡單回填,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除了不明警車與盜墓有無關系讓人困惑之外,一號大墓幾年前還發生過一起令人震驚的“挖地道”盜墓事件。據當地一位村民介紹,棗園村一戶農家有一處宅院,被一外地人利用租房的機會,通過廢棄的水井向一號大墓橫挖盜洞70余米。正是由于長時間的夜間爆炸聲引起村民注意,終被文物人員發現這個“地道”,才將數名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問題是,有如此重要文物價值、應該在重點保護范圍內的大墓為何一次次地被盜挖呢?


      專家認為,像秦東陵這樣的大型田野文物常常處在偏遠之地,交通不便與經濟水平低共存,文保員一個月120元的保護費難以調動個人積極性,他們卻要不時面對集團化犯罪分子的威脅,當地老百姓對于保護文物也較為淡漠。

      記者發現,秦東陵雖然有一個文管所,但是幾個人的編制與簡陋的設備只能滿足隔日巡查的需要。他們雖然有文物安全巡查記錄,除了一些空白顯示太平無事外,有的頁碼甚至有“到西安送石榴”的字句。(據新華社電)

      >>難題

      盜洞回填還是發掘

      如何處理這個深30多米深的盜洞呢?回填還是發掘?是個難題。

      根據文保要求,發現盜洞后一般是進行簡單的回填。小的盜洞無疑容易回填,需要土方量不大;而大的如30多米的盜洞,就需要從遠處運來大量土方,并且把土夯實到不因下雨而塌陷,這樣的回填就是大工程。

      從辦案的角度講,回填后就無法再進行取證了,誰也不敢保證已經進行了完美的取證。如果漏掉了一個重要線索,今后是誰的責任?從秦東陵考古實踐看,秦東陵至今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科學考古發掘工作,應該解剖一個麻雀了解一下情況。

      專案組的調查也表明,秦東陵除了一號大墓被盜之外,其他幾座大墓此前應該也已被盜。但是,對于盜洞所采取的辦法是如出一轍:回填。

      爭議還有更深的原因。一位考古專家說,回填的痕跡經農田耕作風雨沖刷,時間一長就會消失無蹤,但是墓室被盜的情況就無從知道。等到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很多未曾記載盜洞,出土的礦泉水瓶子表明被盜的時間不遠,但是追問一下,誰來負責?誰能負責?

      根據文物法,地方各級政府對自己轄區內的文物負有安全保護責任。但現實是,各級政府財政在田野文物保護的投入上明顯不足。人防尚且難以保障,技防的現實要求更是難以達到。

      面對當前嚴峻的文物安全形勢,國家文物局負責人近日到西安調研時表示,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大力推行文物安全責任制,讓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真正負起責來。特別是秦東陵被盜案,一方面要一追到底,全面追查近年來盜掘案件,嚴懲涉案人員;一方面要全力加強考古調查工作,摸清陵園基本情況,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杜絕盜掘案件再次發生。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 [編輯:胡世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