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觀點PK>
    誰又在說禁止“偷菜”
    誰又在說禁止“偷菜”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禾刀 時間:2010-10-20 17:26

      甘肅天水婦女李某受網上“偷菜”游戲誤導而上演現實版偷菜鬧劇,因違法被拘留罰款。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起強烈反響。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工作人員稱,等文化部會商研究后,“偷菜”的游戲功能或將取消,或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良。(《西部商報》10月12日)

    ?

      與過去的許多游戲不同,“偷菜”游戲“全民通吃”,一度引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正是覺得此名不夠高雅,驚得管理部門“積極”介入,“偷菜”很快被改成“摘菜”。現如今,取消該款游戲功能又成為重要選項。

    ?

      好玩“摘菜”游戲的天水婦女李某夜間偷菜,到底是因為游戲成癮后的無意識,還是貪得無厭,恐怕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不過,如果因為李某聲稱受“摘菜”游戲影響,便對這款游戲動刀封殺,那些令無數家長頭痛的諸多網絡游戲,是否早該清理得一干二凈?

    ?

      現有的網絡游戲中,比“摘菜”更暴力更易誤導人的不計其數,許多游戲中設計了大量逼真刀槍對抗環節。進一步延伸看,在現今許多電影和電視劇中,其血腥與殘酷更刺激人的感觀,這又當作何處置?

    ?

      僅僅因為有人“偷菜”,便考慮取消“摘菜”游戲,這很像廣州的“刀禁”新政。按廣州市公安局的規定:菜刀、大型水果刀在亞運期間將實施實名制購買、定點銷售制度,市民購買菜刀時須填寫登記表,表上列有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等6項資料。此政甫一公布便受到質疑。人有殺機,何必拿菜刀出氣?再者,如有人拿棍棒逞兇,是否也要步“刀禁”后塵,一禁了之?

    ?

      筆者反對取消“摘菜”游戲,但并不否認游戲的負面影響。如同影視作品,網絡游戲的作用本身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豐富公眾業余生活的同時,也可能令青少年上網成癮。按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信息,2009年,我國網絡游戲銷售收入達到256億元,專家預測2010年網游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在網絡游戲市場繁榮的背后,卻是無數網癮少年家長的憂心忡忡。他們一方面呼吁有關部門大力管制網絡游戲乃至網吧,另一方面卻頻遭治療網癮的江湖術士的欺騙。

    ?

      加強網絡游戲管理肯定是必須的,但僅僅因為有人上演現實版“偷菜”,便將“摘菜”游戲打入底牢,怎么看都有懶政之嫌。在倡導影視作品分級的美國,同樣出于保護未成年人的目的,將網絡游戲劃分為六級,輔之以周密而又龐雜的監管舉措。千呼萬喚之下,國內的網游分級制年初總算初露端倪,盡管尚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改善,成果或可期待。

    ?

      當然,并不排除,在對網游分級管理的過程中,可能面臨難以想象的復雜情況,還有反反復復的挫折,它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智慧,但這比一禁了之更能體現管理理念的進步,也更能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

    相關鏈接

    文化部稱“偷菜”游戲或被取消
    男子邊開車邊“偷菜”釀車禍致1人死 獲刑4年
    只許貴人“偷情”,不許百姓“偷菜”?
    (編輯:黃尉)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