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10多年冤獄的趙作海,被洗清冤屈后,如今成了“公民代理”,開始幫本地人打官司,免費替人維權伸冤。趙作海說,他“出名”后找他幫忙打官司的人很多,什么案件都有。第一次代理的是一個跨越了21年之久的案件,開庭審理時趙作海將出庭。
一個被冤屈10多年的公民,不僅依靠法律洗清了冤屈,討回了正義,如今還準備幫別人打官司維權,依靠自己在打官司中積累的知識和資源為更多人討回正義——這種互相幫襯的接力維權,讓人讀來頗感溫暖。也體現(xiàn)了一個冤案的洗清給人帶來的法律曙光和維權自信,既然趙作海的冤屈都能被洗清,那別人也一樣能。昔日的“犯人”,如今成為替人維權的公民代理,從中看到了法律的進步。
然而細細品味“趙作海成公民代理”的新聞,除了溫暖和進步外,還讀出了底層人維權的艱難和辛酸,還有法律的尷尬。
趙作海的冤屈被洗清后,為什么那么多人找趙作海代理官司維權?是趙作海經過官司后學到許多法律知識嗎?不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可能會通過打官司學到一些法律常識,但那點兒皮毛,是不足以支持其代理官司的。是趙作海被洗清冤屈在當?shù)禺a生了轟動效應,從而成為一個維權標桿嗎?有一定道理,當?shù)卦S多人從他身上看到了維權信心,把他當成了一個典型。但更重要的不是這些,人們更多看中的是:通過打這場官司,趙作海見了世面,認識了記者,很有影響力,人們期待能借用趙作海積累的這些資源從而打贏官司。
對于這一點,趙作海非常清楚,當記者問別人找他代理官司是“看中他哪一點時”,他說:認識人比較多吧。我給省高院院長打過電話了。
是啊,趙作海冤情昭雪后,危機公關中,當?shù)卦S多官員都來向趙作海表示關懷。河南省高院院長向其認過錯,判其入獄的法院領導帶著現(xiàn)金向他鞠過躬,當?shù)匾话咽钟H自到監(jiān)獄門口接其出獄,為了平息趙被冤屈10多年的怨憤,許多官員都承諾“會滿足趙提出的要求”——這在當?shù)厝丝磥恚w作海能認識這么多官員,非常了不起。不僅有官員,趙作海也已經成為一個新聞人物,認識了許多媒體記者,其行為很容易引起輿論的關注。當?shù)厝苏宜砉偎荆粗械恼撬e累的這些資源,想借用他的這些資源打贏官司。比如,想依靠他給認識的領導打個電話,想依靠他引來媒體的關注。
給省高院院長打過電話了——這是“公民代理”趙作海打官司的方法,也正是委托他打官司的人所期待的。可這是法治嗎?這難道不是離法治十萬八千里嗎?說白了,這是找關系,而不是依賴法律的力量。可許多底層人,經歷過多次維權失敗后,他們相信“讓趙作海給省高院院長打個電話”,相信趙作海引來的媒體圍觀會幫自己討回公道。
另一層讓人辛酸的是,他們只能把趙作海這樣的“名人”當作救命稻草,以最小的成本幫自己討回公道。(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