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在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綠佳基地,村民用機械化耕地為搶種瓜菜做準備。(通訊員 龍泉?攝)
?
10月11日上午,在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綠佳基地,村民為新培育的育苗除雜草。(通訊員 龍泉?攝)
?
?
海口網10月12日消息(記者李坤東 特約記者蔡於樹)今天(11日)上午一大早,瓊山區農業局局長周選軍便帶著技術人員趕赴舊州鎮、云龍鎮,部署災后畜禽防疫以及農業恢復生產。目前,瓊山區除了搶收農作物外,已經開始備耕育苗,計劃種植冬季瓜菜6萬畝。
?
?
瓊山區是我市的農業大區,剛剛結束的強降雨造成該區農業嚴重受災。到目前為止,全區農作物受災面積182573畝,其中晚造水稻92734畝,水果34050畝,瓜菜24266畝,其他農作物21546畝;漁業受災9600畝;農業直接經濟損失2億多元。
?
瓊山區委區政府對災后重建非常重視。在農業恢復性生產方面,區里主要做到三個‘搶’:搶收、搶救、搶種,從大水中搶受災農作物29650畝,排除受災農作物積水2.1萬畝。區農業局已成立了9個70多人的防洪防汛生產自救和恢復生產工作組,以及9個100多人的畜禽防控防疫工作組深入到各鎮、村協助指導防洪防汛、生產自救、恢復生產和畜禽防控防疫。
?
在搶收、搶救農作物的同時,該區加緊備耕育苗,及時開展搶種。記者今天上午在云龍綠佳基地看到,基地負責人孫世明正忙著指揮工人松土、灌溉。“我們基地有170多畝地,水災影響很大,看到這么多的農作物爛在地里,心疼啊。”孫世明說,由于發生內澇,僅茄子便有十幾畝出現爛根。在基地檢查育苗情況的區農業局局長周選軍說,早在10月6日,該區便開始計劃災后的重建、生產工作。苗育好后我們將免費提供給農民,幫助他們及時恢復生產。孫世明說,培育的種苗主要包括椒類、黑玉米、大青瓜、通心菜等十幾個品種,一般25—30天即可提供給農戶。
?
值得關注的是,區委區政府對災后重建、恢復性生產的積極態度正影響著廣大群眾。從舊州鎮新克村出來時,記者看到,幾個農民正在路邊的農田收割稻子。“我家共有5畝地,這次被水泡了差不多4畝了,現在就剩下這1畝多可以收割。”福美村村民王學道說,及時搶收可以挽回不少損失。據舊州鎮鎮長林維東介紹,盡管該鎮是全區災情較重的鄉鎮之一,但在災后建設及恢復性生產中,群眾積極性很大 ,截至目前全鎮已搶收、排災的農作物面積達到1萬多畝。
?
相關鏈接
繩子綁腰摸黑渡水 海口瓊山民警勇救群眾
走訪海口受災村莊:生活生產逐漸恢復(圖)
強降雨致海口直接經濟損失逾12億元 受災人口超38萬
海口工作重心轉入災后重建 陳辭強調當前需做10件事
海口加緊維修受損路面 10日維修受損路面近萬平
海口三景區免費旅游車恢復正常營運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